APP下载

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2018-01-03解瑞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影响探究大众传媒中学语文教学

解瑞红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水平、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此大环境下,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也日益深刻。本文通过探析大众传媒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的必然性,同时结合目前我国各个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大众传媒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中高效合理利用大众传媒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众传媒 中学语文教学 影响探究

引言

在信息化、科技化以及电子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越来越引起重视。可以说,大众传媒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中学语文教学既有利又有弊。如何尽可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其消极影响,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点。通过本文研究探讨,语文教学中应用大众传媒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师资;不同年级、班级以及每个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只有具体情况具体讨论,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而非简单地依葫芦画瓢,才能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一、 大众传媒概述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的必然性

1.大众传媒概述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主要是指面向众人传播各类信息的物质载体。就目前而言,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五大类。

2.大众传媒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的必然性

就目前国内外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方方面面,中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可以说,时代趋势造就大众传媒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或者说,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先进的大众传媒帮助其更加丰富和完善。

二、 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正面影响

1.方便中学生识字认字

识字认字能力作为中小学生学习中学语文甚至学习各科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能力,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大部分中学生不识字、写错字、别字、乱用字词的现象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懒——懒得查字典。针对这一现象,大众传媒在帮助中学生识字认字这一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当代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报纸丰富汉子积累量,通过广播、电影、电视学习、认识汉字,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汉字。单独就网络的查找、搜索汉字功能来说,就是传统字词典远远无法匹及的。

2.开阔中学生视野,丰富生活经验

相较于传统的纸质课本,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可以为中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阅读材料,从而有效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生活经验,为其学习提供各种素材和资源。具体来说,大众传媒的推广使用,不仅保证中学生能读到各种材料,还可以保证中学生听到甚至切身感受到更多素材,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学生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要求。

3.提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广播是对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有效的大众传媒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广播节目中播音员普遍普通话水平较高、发音规范、吐字标准,中学生通过长时间耳濡目染,其口语交际能力势必会有很大提升。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语言教育类节目出现在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中,这些节目极具趣味性,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必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

1.削弱中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大众传媒为中学生识字认字提供方便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其汉字书写能力。可以说,网络是目前对中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影响最为严重的大众传媒。输入法以及键盘的普及加上网络用语最为潮流出现的趋势直接影响了中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2.限制中学生想象力,束缚中学生创造力

大众传媒在开阔中学生视野,丰富其生活经验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想象力,束缚了其创造力。正如经常听到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传统的纸质文学通过文字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位读者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通过自己独特的解读,往往创造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而将纸质文学通过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进行呈现,中学生往往只能感受和体会到编剧、导演以及演员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这不仅是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剥夺,更纵容其懒惰、不愿意自主思考。

四、 大众传媒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简单来说,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合理、适度、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应用大众传媒,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众传媒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具体来说,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明确大众传媒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认识到,语文教材才是其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而大众传媒为教材服务,即语文教材是主体,大众传媒是补充、是辅助。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必须来源于教材,适当利用大众传媒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多元化、多样化,不能本末倒置。

结束语

总的来说,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教学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可以说,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教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代形式下,如何有效合理地将大众传媒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科學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是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而完善的教育设施加上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是大众传媒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罗立桂.网络写作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写作的理论变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6

[3] 李革.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思考[M].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 (S1) : 3-4

[4] 秦凤珍,蔡园园.传媒文化与当代青年的文艺生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 (8):4-5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探究大众传媒中学语文教学
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后印象主义对康定斯基的影响探究
“营改增”对餐饮业的影响探究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