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究

2018-01-03黄秀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技术过程

黄秀琴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学科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数学、英语或综合课等其他学科教学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使得这一过程的发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不鲜见;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既作为基础学科,又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作为任教信息技术的老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正确的认识并进行探讨则是必要的。

一、 认识

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是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目标。曾经,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技术在教学中的单纯呈现上,而忽视了技术与课程的真正整合。其实技术不是目标,学习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教学观念要发生相应的变革,思考、实验、发展和完善新的教学策略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在教学观念中,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出现。

二、 探讨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表现形式

凡是在教学中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都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范畴,从利用powerpoint、flash等工具软件制作和演示辅教课件、用word编写教案和试卷,到使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再到在学科课堂上让学生以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为学习手段去探究、学习学科知识,都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个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怎样搭建好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众多老师正在探讨的方向。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形式,具备自身的独特之处。

(1)整合是双向的。

课程整合应以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目的,其实质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整合的双方或多方应互相支持,而绝不能单方面的一方以另一方为工具或手段。在目前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及机会均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应积极与传统学科配合,既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探究到学科知识,又要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学习信息技术,主动地掌握信息技术这种先进的学习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达到双赢的目的。

(2)整合的内容是多样的。

与传统的教学不同,现代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单只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而我们所指的整合也包含了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鲜明的个性、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3.关于“如何整合”的探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不同科目的简单拼合相加,也不是指经过整合后的综合课程。它是指被整合资源的统一,这些资源既可以是课程资源,也可以是课程实施的手段。因此,它体现在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而这时的课程整合就贯穿于课程的整个具体实施过程中。

(1)相互整合的双方或多方应相互配合。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就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整合,而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单纯地讲解技术,而整合的过程所涉及到的学生、教师、媒体、教学形式等能否找到相互间的准确定位,则需要相互整合的双方或多方相互配合:由整合课程的设计者预定,由整合课程的实施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来实践,由整合课程的所有参与者来评价。

目前,我校的信息技术老师与音乐科老师合作尝试了这样一种课型:音乐老师要求六年级的学生利用已学的乐理知识,小组合作到因特网上寻找相关的内容利用FrontPage制作一个跟乐器有关的网页。在这一课程中要完成这一教学内容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他们首先得知道怎样在因特网上搜索资料,然后他们还得学会怎样去利用所寻找到的资源来进行网页的制作,实质上这一过程体现的就是一个信息搜集、信息处理的过程。此时,六年级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已学习了部分关于网络的知識,然而他们正缺少发挥自己所学的机会,音乐老师的这一要求正是迎合了学生的希望,他们对这一学习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网络和网页制作知识的不足让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老师推出的与之相关的网页制作知识的授课内容,则帮助学生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地高涨。信息技术科与音乐科的这一次合作,让双方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两科课程的整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探索。

(2)整合不必过分强调信息技术。

能否在整合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用得恰到好处是一个重点。无可否认,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也愈来愈多,然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因此,在尝试整合的过程中,把握适当的度是必要的,华丽的外表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3)找准整合的内容。

整合的内容是多样的,我们授予学生知识和技能,也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作为整合课程的设计者,我们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找准整合的内容,漫无目的的整合是不合格的,虚有外表的整合也不是我们所要的。只有找准了整合的教学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合的魅力,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如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相配套的内容来进行练习的设计,具体表现如:在教学文字的字体、颜色的修饰一课的练习中,我利用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32页基础训练6的一道修改病句的题目:

二、找出下面句子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儿童团员在坚苦的环镜里仍然刻苦学习。( )

2、老师的教悔我将永远纪在心上。( )

3、一只小鸟在据离我很进的地方停了下来。( )

因为学生在语文课中刚好学到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他们对在电脑中完成这些题目明显地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对将找出的“用错的字”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字体标示出来也完成得非常的好,而且在写“正确的字”时,还对文字的“插入”和“改写”两种状态有了很清晰的认识。

再如在教学低年级键盘输入时整合英语口语歌曲、在电脑小报的设计中整合手抄报等等。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如前面所提到的音乐科知识用网页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例;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以上,是为在对学科的整合方面作了一点尝试之后所总结出来的一些看法,对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强大的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仍是我们要继续研究、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连载二)[J]. 信息技术教育:陕西,2002(3):8-13.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技术过程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