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识教学到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的价值取向

2018-01-03贲志学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0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贲志学

【内容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以知识教学为基础。物理知识教学包括情境创设、知识建构与知识运用等,在这三个环节分别基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进行设计与实施,可以让核心素养的培育得到落实。

【关键词】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知识教学

在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衔接好知识建构与素养培育的关系,成为当下的一个现实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即在物理教师的眼中,物理知识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笔者的认识是:知识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知识建构过程是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途径。考虑到核心素养是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论述的,本文也沿此思路阐述。

一、 物理情境创设,培育文化基础

情境在学生建构知识中的作用不需要赘言,而当物理情境放到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就会发现物理情境的创设需要带有文化意蕴。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化”,不一定非得是用历史知识来描述的文化,也可以是与历史意蕴相同的学生体验,简单点说,文化基础所起的是以文化脉络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的堆砌。

如在“摩擦力”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情境可以怎样创设呢?常见的情境创设可以是体验性的,如让两个力气相差悬殊的学生去拉同一根金属管。为了效果明显直观,可以设计一个对比性的体验过程:先正常拉,结果是力气大的学生胜出,结果不出学生意料;后在力气大的学生那边涂上油脂(不容易被发现),结果力气大的学生反而输了。待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之后,摩擦力的探究就可以自然展开了。

如果实际教学中只是让学生进行这样的体验,那文化基础的作用还只是隐性的。而在学生有了体验之后,教师作一番阐述,则可以让文化基础的意蕴更为浓郁:人们对摩擦力的探究,正是从这种生活体验开始的。从古之“钻木取火”,到达芬奇将摩擦学引入物理研究,再到库仑等人提出摩擦解释的理论,每一个例子都浸透着前人对摩擦研究的汗水,而他们汗水所浇灌的,正是与我们刚才所体验的摩擦类似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类型的摩擦。

有了这番反思性的语言作为所创设的情境的注脚,那学生在情境中所获得的,就不只是付出的力气(摩擦力)的大小与认知的失衡,还包括对物理研究的朴素认识,如物理就是从研究生活中的现象开始的等。这样的认识具有文化属性,具有基础特征,在笔者看来,就是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的恰当注脚。

二、 物理知识构建,促进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是指向“个人发展需要”的,是走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这一方面原本有两点:一是学会学习;二是健康生活。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显然学会学习更具现实意义,此处对学会学习作一阐述。

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中,学会学习主要是从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与学习评价等方面来进行的。在“摩擦力”這一课的教学中,有此前情境的创设,学生就有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意识,而在此前的物理学习中,学生也有了相关经验,但是高中物理需要的是对滑动摩擦力的重新定义——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是更实质性的描述。因此学生的探究过程也就是知识建构过程,就要瞄准这一描述来进行。简单如可以让学生用手压着桌子表面向前推,并产生滑动摩擦或者静摩擦,然后感受手受到的阻碍作用,感受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可以伴随“想动但动不起来”的生活语言描述),在明确了“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以及“阻碍”这三个关键概念之后,摩擦力的定义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个摩擦力定义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大胆交给学生,那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关键概念就可以由学生自主得出,即使这里要经历学生体验难述、述而不当等情形,教师也应当要耐心等待,因为这个环节中看起来的“浪费时间”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学生脑力劳动最复杂的时候,学生的“学会学习”的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可以得到有效培养。比如说对体验结果的描述,对定义所需要的物理语言的选择,再结合物理史上人们对摩擦力的探究,都是学生寻找物理语言描述物理过程的过程,都是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还得做好另一个工作,那就是引导学生对知识构建过程进行反思。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是有反思意识的,这个意识在被教师重视并放大后,是可以让学生形成反思能力,进而发现自身的自我价值的。反思与教师的讲授最大的区别在于,反思可以让学生完成知识的生成与内化,反思可以用到学生自身的默会知识,反思还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判断原来的思维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从而在后面知识的学习中规避,这些都是教师的讲授所难以达到的效果,也是学会学习的关键。

三、 物理知识应用,实现社会参与

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强调的是学习者处理自身与社会关系的能力。高中物理作为智慧的学科,无论是物理学史的提供,还是学生在学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认识,都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好地认识新事物。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物理知识的应用。

物理知识的应用非单指物理习题的解答,也包括运用物理思维看生活、看世界、看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符合“情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运用物理直觉判断事物是否合乎规律,是否符合逻辑,这些能力在物理学习中是可以有效生成的。而当遇到更为复杂的问题如相对静止的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的判断的时候,物理思维还可以驱动学生从新的角度来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而这就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 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2):4-6.

[2] 金加团,杨雪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34(10):21-23.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