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变革对元代纸本山水画的影响探究

2018-01-03禄升高禄彩虹

小说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元代材料

禄升高 禄彩虹

摘 要:宋以前中国的主流绘画载体以纺织品为主。元代造纸术发展迅速,纸的品质高,长峰湖笔取代宣笔大量被使用,制墨制砚技术不断发展。颜料的物理性质被文人发现发展出“浅降山水画”。工具的变革促使山水画技法的创新以及风格的转变,材料的变革与元代山纸本水画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元代;材料;纸本山水画

Abstract: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Chinese mainstream painting vectors were mainly textiles. The paper was developed rapidly in yuan dynasty, and the quality of paper was high, and the long feng lake pen was used to replace the xuanshu, and the ink - making technology was continuously develope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igment were discovered by literati and developed "shallow landscape painting". The change of tools led to the innova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yle. The change of material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ter painting of yuan dynasty mountain paper.

Key words: yuan dynasty; Materials; Paper waterworks

元代以前,山水畫以纺织物为主要载体,纸本绘画寥寥无几。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史上首次大量出现纸本山水画的时代。自晋代以后提倡纸张书写开始,经过长时间的书写,文人谙熟纸张的性质。宋代以后,造纸技术的进步使纸产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纸张的尺寸也增大,纸张价钱便宜。文人画本是文人在闲暇之余的绘画娱事,他们手头有闲余纸张,在作画时必然选择操控熟悉的纸张进行作画。书画同笔同纸的工具和同法同墨的原理促使文人画家更加注重纸上绘画。

1 山水画载体的变革

经过汉至宋的造纸技术的积累,纸张制造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随着制造工艺和制造设备的改进,元代制造的纸张明显比前代质量高且尺寸大。五代时期,皮纸渐渐替代麻纸,成为主流用纸。元代山水画用纸基本以皮纸为主,也有楮皮纸、桑皮纸、竹纸、还魂纸、草纸、澄心堂纸等用于作画,元代在继承了前代造纸技术的基础上亦有新的发展,澄心堂纸在元代有继续仿造,元·费着《蜀笺谱》记载:“澄心堂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中等则名曰玉水纸,最下者曰冷金笺,以供泛使。”

元代蜀地造纸业发达,以出产蜀笺文明,有仿制“薛涛笺”费着《蜀笺谱》记录“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板,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玉板、贡余杂以旧布、破履、乱麻为之,惟经屑、表光非乱麻不用。元代蜀地还生产麻纸,《蜀笺谱》记载了彤霞笺、百韵笺、青白笺、学士笺、假苏笺的制作状况。《蜀笺谱》同时记载了徽纸、池纸、绍兴所出产的彩色笺、温州所产的皮纸、江西所产的清江纸、匹纸等。元代也用高丽纸作画,这是传入中国的外来纸张。明人殿纸、端本堂纸及各种蜀笺在元代较有名。其中明人殿纸和端本堂纸为元代内务府所用加工纸,这种纸为皇室专用,绘有泥金图案,制作精良,亦用于作画。较之前代,产纸作坊遍布于南方,产纸作坊数量也有所增加,元代产纸量增加,纸张种类增多,产纸质量比前代明显提升。

赵孟頫考虑到了用纸的重要性。他认为,笔情墨性必然与纸相关,若无好纸,再好的笔也只是“譬之快马行泥淖中,岂能善乎”黄公望更进一步,提倡作画用生纸而不用熟纸,“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在赵孟頫、黄公望、等画家的倡导下,元代山水画家大量使用纸张作山水画。赵孟頫以及“元四家”、黄公望、吴镇、高克恭、曹知白、陆广、张雨、方从义、等多用纸作山水画,倪瓒作山水画全部用纸,“据对上海博物馆藏元代62件绘画作品统计,其中纸本42件。而‘元四家作品23件中,有纸本22件”。又据《元代绘画全集》共12本,所载元代山水画作品统计,元代山水画总计225件,纸本85件,绢本140件,而纸本山水画占37.78%,这在前代山水画史上史从未出现过的。

《元代绘画全集》山水画统计表

纸以捣碎的植物纤维作为主要原料,纸分为生纸、熟纸和夹纸三种,刚生产出的纸称为生纸,施胶矾后的纸称为熟纸,介于两者之间少施胶矾的是夹纸,用施胶矾的多少控制纸张的生熟程度,也可以局部施胶矾控制纸张局部的生熟。加胶矾制成的熟纸,性能和熟绢相近,然则墨色变化更加细微,线条也可以画的更精细;生纸则有生绢所不能比的性质,质地相对松散的生纸吸水墨后使其迅速扩散产生“墨分五彩”的效果,对于任何点、线、面的表现都十分丰富,用生纸作画可以使水、墨产生十分丰富的变化。

纸的制作程序相对于绢的制作比较简单,原材料丰富,易于寻找,可以进行大量生产,还可以再生产,因而纸的价格较之绢便宜。元代人讲究笔墨情趣,反对工整细腻的绘画风格,生纸的材质特性正好顺应了元初反对精工细丽画风的载体需求,纸张尺寸的增大消除了山水画创作的最后一个障碍,纸张种类的增多使得画家的选择性更加广泛。这成为纸本山水画大量出现的一个因素。

元代造纸工艺的进步、造纸工具的改良以及造纸作坊数量的增加,山水画载体由绢转换为纸,也加速了绘画的平民化。元代大批江南的士人失去了宋代优越的生活环境,经济上大不如宋代,物美价廉的纸作画成为首选,为绘画的主力由宋代的士大夫转变成了元代的普通文人创造了直接条件,曹知白、陆广、张雨、方从义、黄公望、吴镇、倪攒等均为当时的在野文人画家,其作山水画多用纸。元代画家发展了纸上的干笔皴擦。“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入沙,一直到底,不纵横浸沉也”这是他们己经熟练掌握了纸的性质。将书法线条运用到山水画中,使得山水画更注重笔墨的力度和意味,而且元代的山水画家技法都是取法多家,却独创一格,喜爱使干湿皴擦变化多端的手法,讲究干笔俭墨效果,线条毛、留、色、枯,用笔之浓淡、轻重、虚实、干湿、粗细、繁简等更富变化,更接近书法意趣,这些技法的丰富变化得益于材料,尤其是载体的变革。在不自觉中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使山水画呈现出潇洒、疏淡、苍秀、简雅的文人之气。笔精墨妙因此成为山水画的最高审美形式。

2 制笔、墨、砚技术的进步

由于宋元间的社会动乱,大批笔工迁至今天的湖州。元代以后,湖州制笔业迅速发展,一举取代宣州成为全国制笔中心。湖州有野兔、山羊、獾、黄鼠狼等动物,毛质优良,其毛可以用来制毛笔,元代几乎全部的御笔都由湖州来生产。以长峰羊毫为主的湖笔取代粗健的宣笔。涌现出了冯应科、张进忠、周伯温、卢文宝等一批制笔名匠。元代文人画的发展,追求以书入画,更加注重其写的成分,这种画法需要毛笔具有合适的弹性,不刚不揉,持久的蓄水性、蓄墨性,而长峰羊毫和兼毫则具备了这种要求。长峰笔中蓄水蓄墨较多,在运笔时,水墨的变化十分丰富,文人画家逐渐适应使用长峰湖笔作山水画,这一改变非常重要。增强了绘画“皴法”的丰富性。

宋代出现油烟墨,在元代得到发展。由于产量的限制,但以松烟墨为主流。元代的制墨,以徽墨出名,各地均有所发展,涌现出一批着名墨工,有胡文忠、潘云谷、林松泉、于材仲等,今山西有元代墨“中书省墨”出土,元代民间绘画、工艺品上作画多用颜料,尤其宗教绘画用颜料最多,正统绘画大多不用颜料。

元代砚台沿袭宋代,砚台以石料为主。元人喜端砚,端砚石质较细,易发墨,出墨快。亦有石暖砚出现、沉泥岩等用于书画,元代制笔、墨、砚技术的进步,在野文人可以用到物美价廉的工具,为画家提供了优质的创作工具。

3 颜料的物理性质被发现

元代浅降山水画的产生与藤黄、赭石颜料的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藤黄、花青属于植物颜料,易溶于水,透明性、流畅性、渗化性强,其性质与墨的性质相似,但又不碍墨色,不滞笔。这一特点被惯于书写的文人画家所发现,高质量的花青颜料在元代随着蒙古铁骑被大量输入江浙地区,为浅降山水画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以黄公望为代表,大痴在画画时尝在墨中加藤黄水,而赭石是矿物色中易溶于水、流畅性强的颜料,这三种颜料同时对墨色的影响最小,其性质也与墨汁相近。“人们可以像用墨一样来用植物颜料,也可以单独在植物颜料中呈现出像墨那样的韵味效果。特别是植物色既可以与墨合,又可以单独使用,而其着色过程与墨一样,只一遍挥染就能画足韵亦足。这种性质被文人发现后便迅速运用于绘画,在元代形成了独特的浅降山水画。

4 结语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元代抒情写意山水画的大放异彩,首先得益于纸这种载体的运用。纸质载体在物质形态本身的功能和形而上的精神层而都满足了中国文人的视觉心理需求,纸张制造工艺的发展和制造机器的改良,可以制造出更加优质、尺幅更大以及种类更多纸张供画家选择。是导致纸本山水画兴盛的重要原因。其次优质长峰笔的使用、制墨、制砚技术的进步为画家创作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创作工具。颜料物理性质的发现运用于山水画,创新出“浅降山水画”。为元代山水画的变革创造了物质条件。“皴法”是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因素,材料的变革影响到了“皴法”技法的变化,从而推动了元代山水画的革新。“浅降山水画”丰富了山水画种类,为中国绘画艺术增添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徐有智,《元代绘画全集》(12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2]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版:233-311.

[3] 王朝文、邓福星,《中国美术史》(元代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月版:5-95.383-40. .

[4] 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34—239.

[5] 蒋玄怡,《中国绘画材料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简介:禄升高(1993.03-),男,汉,甘肃人,艺术学硕士,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与理论研究,书法篆刻。

禄彩虹(1995.07-),甘肃定西人,商丘职业学院,16级学前教学专业,研究方向:美術史、美术教育。

(1.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2.商丘职业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猜你喜欢

元代材料
焊接材料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最美材料人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