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共享经济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2018-01-02岳宇轩

中国经贸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信用体系共享经济建设

岳宇轩

【摘 要】共享单车的迅猛发展,让许许多多的出行者更加方便,降低了生活成本。但也出现了人为损坏单车、违章骑行、乱停乱放等现象,单车用户的这些不遵守社会信用行为,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做到既能享用共享经济带来的便捷实惠,又能文明规范的使用共享资产,这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共享经济概念入手,系统性地评述了现行市场环境下,如何从政府监管、企业规范、平台披露角度发力,建设共享经济下的信用体系。

【关键词】共享经济;信用体系;建设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在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使用权临时让渡给他人,以获取一定的报酬或经济利益,又称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将闲置的资源嫁接,特别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通过资源共享,可以减少资源闲置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共享经济改变了原有的人类生活模式,更加合理的分配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让许许多多的消费者降低了生活成本,让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据预测,到2020 年共享经济将达到总体经济的 10%。

共享经济是对商品和服务的分享利用,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交易双方的不确定性程度会加大,由此信用便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最大基础。共享经济对信用机制有天生的需求,也需要社会信用体系的配合,社会信用环境越好,将越有利于共享经济的发展。当前,由于监管不力、惩罚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时充分,部分领域违约成本低下,“失信”现象屡屡发生,建设完善的信用体系刻不容缓。

近年来,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迅猛发展,态势逼人。城市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和用户注册数量均大幅度增长,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单车投放过度集中、人为损坏单车、乱停乱放、违章骑行等,给城市管理者和普通市民带来了诸多困扰。上述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居民契约精神不足,不珍惜自身的信用记录,共享经济下的信用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在当今市场环境下,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从政府监管、企业规范、平台披露三方面共同发力,来推动共享经济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一、政府规范外部监管机制

建设共享经济下的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约束,须要在政府层面建立规范的监管机制。例如,在青岛市政府平台,由青岛市交通局、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城管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若干措施》,规范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和骑行市民。制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服务质量信用考核管理办法,企业投放情况、车辆信息、运行数据等信息实时共享,对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起到较好的规范约束作用。针对单车的使用市民,也建立了信用违约监管机制,乱停乱放等行为将在共享平台留下不良记录;如用户发生闯红灯等违章行为,平台将予以通报;如用户发生多次骑行违章,用户名字将会在平台予以剔除,该用户将不能再使用共享单车。青岛市发布的共享单车信用管理制度,纵向打通运营企业与骑行者,横向打通各共享单车平台,将运营企业与骑行市民都纳入了管理范畴,彰显了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对共享单车平台做信用考核,可以规范单车投放密度、合理布局,保护骑行轨迹数据和用户信息资料等。而针对用户的违规违章行为,与信用平台挂钩,违约不仅要接受处罚,还有可能因屡犯不改而被纳入“黑名单”,不能再使用共享单车,损失可谓大焉。青岛市政府的这一举措对企业和用户构成信用惩戒压力,形成软约束制度环境。目前,青岛市启动了共享单车行业监控平台建设,与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一起,建立个人信用系统,监管使用单车市民乱停乱放、损毁车辆等现象。监管平台建成后,针对使用者乱停乱放、损毁车辆,平台将扣信用分,并利用信用信息系统进行警告。同时,青岛市监管平台也会与青岛市信用平台挂钩,更好地行使政府监督管理职能,为共享经济的发展营造好的信用环境。

二、共享单车企业应完善内部机制

除了在政府层面建立规范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单车运营企业及用户的信用约束外,单车运营企业也需要加强信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据了解,投放市场最早的摩拜单车公司,成立之初在内部系统就已设有信用积分,该系统对每个用户默认 100分信用分为起始分数,最低分数为 0,信用分数越高,意味着用户越符合用车原则,而信用分值越低,则意味着该用戶有过不恰当的用车行为。信用分过低时,用车的成本也会增加。例如:对正常使用摩拜单车用户,半小时内收费 5 角或1元,如果某用户信用分过低,用车费用就会提升为 10 元/30 分钟。在信用分积累规则上,加分项包括正常骑行一次加1分、上报故障核实有效加1分、举报违停核实有效加1分等;减分项则包括违停一次减 10 分、忘记关锁车辆找回减30 分、加装私锁扣至 0 分等。从实际运营效果看,这些规定并不适用所有用户,对用户缺少强有力的信息监管,同时也不能有效地对外进行信息披露,仅从内部规范用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共享单车企业OFO自从进入各大城市以来,在与城市政府及管理部门合作基础上,深入与第三方独立机构芝麻信用合作,如:对芝麻信用650分以上的用户,可享受共享单车的信用免押金模式。这种“信用解锁”模式更有利于惩治破坏单车、违章用车等行为。

运营企业必须完善内部机制,信用体系建设依靠第三方信用评分机构来规范用户是不够的,未来单车平台应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并且与更具权威性的信用机构合作,才能达到规范用户行为的目的。

三、完善平台披露信息共享机制

各城市应根据具体实情,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共享单车等平台实行信息对接,平台与政府等职能监管部门信息对接,平台、政府与第三方信用机构信息对接。一要加快数据库建设,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教育、医疗、就业、税务、社保等与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数据向征信机构开放,形成政府、社会信用信息融合。二要鼓励社会征信机构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并通过整合散落在市场和社会等各领域的碎片化信息,为社会提供差异化征信服务。三要鼓励征信龙头企业根据互联网征信的特征制定自身的信用信息指标,行业管理部门在参考、借鉴这些企业指标的基础上,制定行业标准,并对相关标准进行维护和扩展,以提高标准的适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共享经济信用环境。

信用体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建立全面的信用体系,实现共享单车的规范有序发展,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参与。政府积极梳理和引导,协调运营企业尽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有序有效管理。运营企业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主动承担起对共享单车的社会管理责任。对单车用户而言,作为共享单车的受益者,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视单车为己物,使用时要小心仔细爱护,文明正确用车,不仅是遵守交通法规、在非机动车道骑行,还包括骑行结束将单车停放在指定位置,不乱停乱放、不故意毁损等等。同时还要增强道德责任意识,对发现的不良用车现象要适当劝说,甚者通过有效途径进行举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信用成为用户的第二个“身份证”。用户的各种消费行为逐渐形成各自的信用积分,而信用的好坏也影响着用户之后的消费。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共享经济,大家熟知的或身边的共享经济案例包括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房屋 、滴滴打车等,将自己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实现互利共赢。而完善的信用体系,在保障更多用户享受新型服务的同时,能控制风险、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奖惩来保证用户履约、降低商户的资产损失。

面对“共享”,信用显得尤为重要,“共享”二字,既意味着资源的共享,也意味着文明的共担。而文明是信用的基础,信用的建立,需要文明行为的日积月累。共享经济的基础是信用,健全的信用体系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保障。完善的信用体系可将共享经济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在外,助推共享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冀男.关于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理论探索, 2012年334期.

[2]黄勇.完善我国个人信用社会征信体系的对策探讨. 征信, 2012年5期.

猜你喜欢

信用体系共享经济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研究
探究民商法中信用体系的构建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