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古韵土楼情

2018-01-02林艳

闽南风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云楼土楼

林艳

华安上坪古楼文化村,这里拥有明万历年间所建三座“品”字形排开的土楼:齐云楼、昇平楼、日新楼,人称“万历三楼”。有历史赞歌曰:“云山东野地,历世几春秋。……风不摇兮雨不漂,山长青兮水长流。往者过,来者续,前在创,后者守;守亘古与来兮,咸乐此山丘。”让我们踏歌去追寻那悠悠古韵吧。

台阶之上雄踞小山的那座土楼,就是出自唐朝名将郭子仪后代之手的岱山齐云楼,记录了南迁中原名族在闽西南开建土楼的地理渊源和伦理思想,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是福建第一座夯土式建筑结构圆土楼,为目前发现有碑刻记载的世界最早圆土楼建筑,有“楼母”之美誉。这座罕见的山上土楼四面围拥黛色山峦,不同时代砌就的横条石、角石和碎瓦夯土墙,见证其峥嵘岁月。

踏上石阶,往左沿着土楼外墙漫步。墙基石含有铁,呈现锈红色,更显“楼母”的神秘和古老情怀。看,这里一条巷子通向楼内大院,这是“生门”,对面是“死门”。为什么有“生死门”之别?有故事哦。我们先参观一下,看,场院呈椭圆形,古风犹存。整座楼有26个单元,每单元都有门厅、小天井、楼梯,既注重个性化私密空间,又关注大家庭聚合空间的科学性。跟我来,请欣赏这个单元厅堂的对联:明月当头饮长虹;百花争向艳阳红。横批:万众面皆春。无限美好春意,土楼曾经的幸福生活惬意浮现。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生死门”的悲壮故事。话说这幢土寨,竟跟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大有关联。清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二十一日,左宗棠命令漳州镇总兵罗大春等率领千余大军,星夜围攻齐云楼,经过两三昼夜的惨烈鏖战,杀死太平军战士郭凸、郭好等人300余。左宗棠写了一封报功奏折,有《左文襄公(宗棠)全集》奏稿卷十六为证。左宗棠笔下的上坪村“山径崎岖,间道杂出,林深路窄,地势极险”“村中旧有土寨,周围约半里,高四五丈,垒石为墙,排开枪眼,形势险峻,俨若一城”,再现清末齐云楼的地理环境及威风凛凛的气派。楼内勇士据楼抗击的场景让人动容:“总侍楼高寨坚,死拒不出,密布枪砲子如雨注,官军阵亡三员名,受伤二十四员名”。这最早的圆楼已然有惊人的原始保护力,楼存人存,楼破人亡。而齐云楼不免遍体鳞伤。我们已站在正大门,你们抬头看,头顶有“齐云楼”三个飞扬的红色大字。仔细瞧,正门左侧的楼墙还留有被炮摧毁、修补的痕迹,“古”从中可见。

据说危在旦夕时,楼外射进一支带纸条的箭,上书:“罗大春已调土炮两门,明日击破楼墙,请速突围。族亲郭某某具”。原来这位郭姓清兵不忍同姓族人受屠,冒死告知。楼内后生郭凸、郭好想出“声东击西”之计,造成向东突围的假象。罗大春果然上当,加强防守东门,并炮轰南门。郭凸、郭好带着其他乡亲冲出西门,拼出生路。东门的勇士全部殉身。战后,乡亲们收殓殉难的烈士,抬出东门,祭告英魂。后又重修楼墙,把东西门各改称为“生死门”。婚娶西门进,丧葬东门出,生死有别,逢凶化吉。齐云楼从废墟中重振雄风,在福建土楼文化史上谱写了一曲绝唱。

齐云楼外还有一宝。我们往门左边走。看,那就是传说中的“旺子亭”。亭里的立石形似牛鞭。据说楼内空地似卧牛,故称“饱牛睡地”。相传建楼时,有工匠嫌立石碍事,要凿断,凿到第四孔,楼中一孔供饮水的深井冒出血水,才知这立石是“牛鞭”,即建亭保护。从此,这一带结婚拜堂多了抚摸“牛鞭”的习俗,祈求婚后子孙兴旺。神奇的故事吧,据说很灵验哦,想求子的游客可以去抚摸!

我们接下来要探访的是宝山村昇平楼。“昇平楼”楼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楼主纪念昇平公主;二是这里原名为昇平,故取地名为“昇平楼”。

你们看,眼前这座土楼有什么特别之处?对,它也是圆楼。不同的是,它是福建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外墙用花岗岩石条砌成的土楼,其特色是土笼形,为条石封边中为土烘。石头特有的坚硬秉性显出壮观毅然的气派,不愧是“土楼碉堡”。大门上嵌着“昇平楼”石匾,刻有明万历二十九年建。走进去看一看。站在偌大的场院里,石墙、石埕、石条、石柱,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好像走进充满光辉与荣誉的古罗马竞技场?荒凉、沧桑、厚重一并袭来,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昇平楼坐东北,向西南,是单元式圆楼。天井是用条石纵横铺成八卦磨盘状,很有一种“山寨藏古楼,明宅蕴奇幻”的风格。从残留的建筑推出楼外环三层,内环一层,共40平间,分20单元,有居室120间。单元一层设有“藏兵洞”,二楼设有竖石条窗,三楼开方形窗,各单元门口有一米多宽的环形通廊。倚外墙建有“楼耳”。楼外有三米多宽的外环廊和楼堡。好奇城墙上的“藏兵洞”,可藏身一试,与石城墙最佳合影。城墙中还嵌有石垫和石钉,知道作用吗?对,巩固城墙。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见一斑。

楼门边这个单元里有个长方形木匾引人注目,上书三个红色大字——种德楼。“种德”意为布德。施恩德于人,可见明鼎盛時期,楼内道德深厚,民风淳朴。据载,这里民族文化气息浓厚,每年春节,楼前埕都要举行敬神“踢火”盛大活动,大伙抬辇轿,举彩旗,舞龙,闹狮,绕楼三环,敲锣打鼓,鞭炮连天,热闹非凡,并请芗剧团演戏三天三夜。这习俗延续至今。楼内残留石柱中左侧第一根刻有“五代流芳广圃里”的字样,可见楼内曾经五代同堂、其乐融融。虽如今人去楼空,但楼仍具有其意义,保护它在所不辞。

游完这两座土楼,我们再去庭安村一个绝对可以发呆的地方。神秘吧?让我们在桂子飘香、修林茂竹中拾级而上。“日新楼”的牌匾就在眼前。门前石砌的平台上左右各一座旗杆,表示出过一文一武两举人,相传文举人后来又考中进士,所以代表文的旗杆更高更大一点。日新楼为南宋状元邹应龙后裔所建,主体依山而筑,是福建最早的城堡式土楼,也是第一座大院式土楼,它占地面积为福建土楼之最。楼主邹孟都三十一岁中秀才,五十一岁中举人,五十七岁考官,他的不懈努力和求知精神是读书人的表率。看一座楼,除了看它的建筑价值,历史意义,还有其精神。

走进山门,占地近十亩的“日新楼”整体气势和布局呈现,这座亦楼亦寨的方土楼遗址让人欢喜让人忧。望进去,楼体已经坍塌,昔日恢弘的家势已不复存在,但残留在大地上的残垣断壁、门匾石柱无不诉说着主人曾经辉煌的家史。蹲下来,就连地基石上都刻有浮雕,显出华丽的气质。断墙侧面依然可见土夯墙体内的竹片,古人的智慧无处不显现。处处如圆明园遗址般,散发让人迷恋的残缺美。

看,从楼前台阶到后院丛竹,从门侧碑记到废墟花草,这座楼曾经的辉煌不断涌现。它是闽南山区明代官员后花园的代表。楼奇且大,有四进三条街……按照地理先生说,楼坐西面向东,为长方形平房式建筑,远看像座楼,正中楼大门口埕象征“官印”,走下台阶下埕象征“印台”,又被称为“最有官府气质的土楼。”入门右侧一溜平房仍留有部分,据说是下人房,可看出先前的气派。一前一后两条街道之宽之美,一根根石柱石条之荒之奇都令人心生悸动。夕阳正好,斜照在这片大院,门柱、石槛、残墙、地基等反射出金色的光芒,野花明媚,草木静谧,生发空灵意境,令人沉醉。那你们就随意走走,发呆一会儿吧。

看惯式样单一,装饰艳俗的土楼,再在山林翠竹中遇见这三座气质清雅,独具韵味的华安土楼,你是否觉得颇有不一般的意味。它们展现建筑的奇迹,残缺里深藏着历史,清新里隐匿着心事,是镶嵌在华安这幅恢宏的土楼历史画卷中的璀璨明珠。

猜你喜欢

云楼土楼
“美味”的土楼
顾氏过云楼的书画“秘事”
“红美人”的故事
七绝·岁末染恙恰遇除夕以记之
忆旧
游览永定土楼
畅游土楼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
过云楼藏书传奇
一场价值2.162亿元的古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