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青春

2018-01-02吴新财

北极光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写诗诗句友谊

吴新财

我是很少上网的,微信也是从2017年才开始用的,不愿意打字,短信发的更少了。在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有些落伍了。2018年4月以来《崂山文学》陆续刊发我写的诗评,网络传播迅速,传播面广,各地读者都有。我有时关注上面的信息,看读者对我写的诗评反应如何,意在提高,避免不足。

我偶然发现有个叫馨岚的网友经常在我写的诗评刊发后,写赞许留言,发表观点。她加了我的微信。我问她真实姓名。她用湖南方言跟我说。我去过湖南,接触的湖南人也多,但湖南话还是听不懂。我听得一头雾水,猜测中也没弄明白她叫什么,既然沒有恶意,又喜欢写诗,对我写的诗评观点也赞成,这是友谊的信息,接受了她发来的微信好友。

有一天她在我的诗评中再次点赞,我打微信电话过去说,如果你想参加诗评也可以。她有些惊惶失措地说,济南(我微信名)老师,我的水平还不行,写不了诗评。我说我看你经常在上面发表观点,以为你想写诗评,不好意思说呢。她说你写的诗评太好了,我被感动了,就想发表观点。我说谢谢你的关注。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生活在继续,天各一方,自己做着自己的事。

我继续写诗评,馨岚继续关注我写的诗评。有一天馨岚打电话过来说:济南老师,我想请你给我写诗评。我诧异地说,我问过你,你不是不写吗?馨岚抱歉地解释说,我当时理解错了,以为你让我写,我哪里会写诗评呀。

我说你喜欢我写的诗评吗?馨岚话语中带着清脆的笑,语速也快,有时我插不上言,她说,你写得太好了,读你写的诗评人情,对我写诗有帮助。我说我不只是写好的一面,也写不好的一面,如果写你不好你别生气。馨岚说不会生气的,我的诗有不足才让你写,看到不足才能有提高,你放心写好了。我说你准备诗吧。

馨岚笑着说:济南老师,听声音我还以为你是退休的大叔呢,看照片才知道你这么年轻,还是位帅哥呢。

我说:不年轻了。

馨岚说:照片太年轻了。你的声音与照片不符合。

我笑着说:我的相貌欺骗了你。

馨岚说话时总是带笑,笑的爽朗,清纯,应该属于那种不笑不说话的年轻女性。她没多久就把诗发来了,这时我的事特别多,而找我写诗评的诗作者也多。她的诗放在我这儿排号。时间久了,我抱歉地解释几句说,你别急……馨岚理解地说,济南老师,我知道你忙,没关系,我可以等。

我也想早点给馨岚写诗评,可这段时间事务特别多,时间有限,我是凡人,不是神仙,没有分身的本领,事情只能一件一件处理,着急也没用。

那天我坐在车上,有空余时间,索性查看手机信息。我无意中看到一篇《馨岚是这样被免职的》文章,神经猛然绷紧了,心想馨岚怎么被免职了?她是从事什么工作?又是犯了什么错误?这会不会影响她的生活……我打电话过去,关切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馨岚哈哈大笑,那种笑如同淘气的孩子,做游戏骗过了大人似的那么开心。她说,济南老师,你这个大作家也被我骗了。她的语气中带着得意与满足。我说这不是真的吗?馨岚说那是搞笑的文章,当然不是真的了。

馨岚给我的印象如同刚出校门的女大学生。在跟她通电话时总能听到她的笑,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因为她方言有点重,许多话我听的只是大意,如同听粤语歌曲,曲子动听,听不懂歌词。我有时叮嘱她说:你用普通话说吧?

馨岚会控制一下方言,过会又忘了。虽然我有些听不懂她的话,因为她爱笑,笑得那么甜,又那么清脆,方言没有影响我们交流。

我说:你刚大学毕业吗?

馨岚笑着说:哪里呀,我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我说:你的笑声骗了我。

我在想一个年近五十岁的写诗女性,如同二十多岁的女大学生那么好的精神状态,对生活,对人生那么有激情,这样的人生观过于阳光了。这对于男性读者来说是有巨大诱惑力的,绝对能产生磁性。我还没读她的诗,已经被她的乐观精神感染了。我想在她的诗中找到青春的痕迹。

馨岚女士在《遇见》这首诗中写道:

不知是天意还是缘分

却懵懵懂懂的让你走进了我的生活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慢慢的

我感觉到你的问候

浸透了关切

虽然你的语气远在天边

却好似眼前

你诚挚的问候

在不经意间

触动了我这根封尘的心弦

我一直在构筑沉稳

曾经自傲的克制

却在你的执著中崩塌

为你打开友情的心门

也许人生的旅途就是一场遇见

人来人往

最珍贵是遇见另外的自己

你对我的牵挂

没有过多言词

有的只是你默默付出

无论我走到哪里

你的牵挂像清泉

慢慢渗透我的心田

感动和内疚总是袭击我的心灵

感动让我泪流满面

内疚我当初的逃避

你坦荡的性格和执著

让我们达到了相惜的彼岸

踏上了相知的征途

不求天长地久

只求曾经拥有

馨岚女士写的这首《遇见》诗,可以理解为爱情诗,也可以理解为人生哲理诗。如果把这首诗界定为爱情诗,因为诗句中是写一个人被另外一个与自己本不相关的人牵挂、惦念,而生情,情又那么浓,那么深、那么真,从陌生到相知相识。这种诗应该是写给相爱的人,写给心心相印的人。如果把这首诗界定为人生哲理诗,因为诗句中没有表明爱情,或情人,因为诗句是在写一个人牵挂另外一个人,一个人接受另外一个人,这样含蓄的诗文是可以理解为人生写实的诗。虽然男女两性之间多数为情,或为爱而动,但不排除纯真的友谊。当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纯粹的友谊少,欲望多,可少不等于不存在。只要存在就是有可能发生,何况这首《遇见》诗,把情写的这么深,这么沉稳呢。

馨岚女士写的这首《遇见》诗与她说话,与她性格不同。我在诗中没找到她说话时那种活泼、清纯、天真似的痕迹。我找到的是深沉与稳重。

她在《遇见》这首诗的第一小节写:不知是天意还是缘分/却懵懵懂懂的让你走进了我的生活。雖然这一小节只有两行,可这两行已经明确了诗的主题。诗句中说不管是什么原因,自己接受了另外一个人的情感。这里没写到情感,而是写到了生活,并且写“你走进了我的生活”。诗文中用了“走”这个字,这是行动的意思,这是情感的接近与接受。

这两行诗句衬托出了“遇见”的深意。

诗的第二小节写: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慢慢的/我感觉到你的问候/浸透了关切/虽然你的语气远在天边/却好似眼前/你诚挚的问候/在不经意间/触动了我这根封尘的心弦。这一小节中主要说明了“我与你”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我”是被动的,“你”是主动的。当一个人有意接触另外一个人时,行为上会体现出来,这种体现也许是直截了当,也可能是小心翼翼。小心翼翼要比直截了当更有内含,更富有想像力。这里是试探性接触。因为有了“你”的关心,“我”慢慢接受了你的感情。你的关心触动了我的情。

这一小节中用了:触动了我这根封尘的心弦。“封尘”应该是封闭的意思。作者好像从前受到过情感的磨砺,把心扉关闭了,似乎有着拒绝的意思。因为有了“你”的关心才再次打开。

作者还用了“心弦”这个词。“弦”是可以发声的。但是触动后面“这根”,“根”在这里是数量的意思,一根“弦”发出的声音是寂寞的,不是合旋。作者用“这根封尘的心弦”体现出了这一小节诗句的艺术性。

馨岚女士在此小节中把诗意写的细致,微妙,足能引起读者的兴致。

这首诗的第三小节中写:你对我的牵挂/没有过多言词/有的只是你默默付出/无论我走到哪里/你的牵挂像清泉/慢慢渗透我的心田。这段诗文写的过于含蓄了,也正如我前面说的可以理解为爱情诗句,也可以理解为人生哲理诗句。如果我们只从这一段诗句来看,看不出是在写爱情,但与爱相关。我们可以理解为父母对儿女的关心,也可以理解为友谊。假如是友谊,那么这种友谊太纯真了,也过于崇高和感染人了。

虽然我不了解馨岚女士写这段诗文时的心情,但我认为她当时的心情是多变的。如果理解成爱情有点凄然,不够阳光,不够浪漫。我认为理解成友谊会更好。如果是友谊,这种情会引发更多思考和期许。

馨岚女士在《遇见》这首诗的第四小节写:感动和内疚总是袭击我的心灵/感动让我泪流满面/内疚我当初的逃避/你坦荡的性格和执著/让我们达到了相惜的彼岸/踏上了相知的征途。这段诗文是写在遇见后的感觉,彼此的接受。

人是个体性。每个人有着每个人的处事方式。陌生人在相识后能否接受彼此的生活方式,处事行为,这是交往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朋友在一起因为对事情观点不同,产生了分歧,就会结束友谊,分道扬镳。比如恋人之间因为生活观念不同,就会了断情缘,成为陌路人。不管是朋友在一起,还是恋人或夫妻在一起生活,如果想长期在一起生活,或在一起共事,就应该接受彼此感情,或行为方式。

人与人交往是复杂的事。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陌生,这是说短就短,说长就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主要看彼此能否接受对方,包容对方。

馨岚女士在《遇见》这首诗中写的就是这种心态。

馨岚女士在诗的结尾处写: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这样的结尾跟诗的开篇是成对应的。开篇是两行,结尾是两行。开篇是明确了遇见,结尾是总结了从前。

虽然两行诗句短,但精确,意境广泛。可以认为是总结与归纳。

馨岚女士这首《遇见》诗,是写青春时期的心情,也是发生在青春时期的事件。从诗中可以看出青春期那段生活岁月给作者留下了太深印迹,不然就不会写的这么真情。

我想诗中或多或少应该有作者的影子,也许影印了作者那时的情感。

虽然作者已经过了情窦初开的年龄,过了年少轻狂的年龄,但生活往事存留在记忆中。作者是在追溯生活往事,重温青春岁月走过的人生轨迹,在重温中释放情愫。

我读了馨岚女士这首《遇见》诗后,没找到与她通电话时快言快语的感觉,却感受到了成熟女性的思想及作者对诗情的真挚。因为作品与说话两者差距大,我对作者产生了兴趣,看简历和写作经历。

这时我才知道她真名叫蒋鑫爱。父亲是老师,也爱好写作,并且是《湖南日报》通讯员。她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喜欢写作。她17岁开始向报刊投新闻稿。1993年成为《湖南农村报》特约通讯员。她和她的父亲都能成为省报的通讯员,这在县城作者中已经是很好的创作成绩了。

馨岚女士2005年接触网络,先是在《心雨文学论坛》原创文学版面作版主;2006年在腾讯论坛《青春中国》版面作版主;2007年建了——鑫缘文学论坛;2010年进人中国游戏中心论坛,用的版主号是:伊人笑红尘。

从馨岚的网名能感觉到她生活的很幸福。如果生活不开心,她是不会有心情在网上玩文学的。她是助理工程师。她爱人是工程师。两人在政府机关工作。女儿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家三口是知识分子,家庭文化浓,幸福满满,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生活。

馨岚女士让我佩服的不是优厚的生活,而是她这种人生观,这样的乐观精神。她是一个年近五十岁的女性,这是人生中最忙碌的阶段。可她没被生活琐事捆住,没丝毫沉重感,心态这么好,值得学习。

我在2018年炎热的夏季能认识馨岚女士,能读到她写的《遇见》诗,这是开心的事。

读者应该感谢馨岚女士写了《遇见》这首诗。人生路上我们需要遇见相知的友人与爱人,友爱的存在,如影随形,人生才不会孤寂。

馨岚女士和她的诗引起我的思索,让我找到了青春的痕迹。

那是美好的生活岁月。我们向青春致敬吧!

猜你喜欢

写诗诗句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六一来了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学写诗
友谊之路
小鸟写诗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