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紫砂壶的造型

2018-01-02鲁小益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造型紫砂壶特点

鲁小益

摘 要::圆是最具弹性的几何形,它在紫砂壶的造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壶型都有圆的踪影。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稳、匀、正”。

关键词:造型;特点;紫砂壶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030-01

自然界给予紫砂造型艺术以丰富的课题。不少紫砂艺人以诗人般敏锐的心眼,善于在创作中利用偶然的掌握大自然中鱼、鸟、水、云等物像的象征符号,巧妙的融置于紫砂形体之中,把自然之魂与艺术之魂交织在一起,成为超越实体界的隐喻之美,饱含艺术情趣。比如,竹子是紫砂造型中的不朽题材,要突破先人的造型艺术,赋予新的情趣和感官则是大家的追求。顾绍培制作的“高风亮节壶”把潇潇翠竹的神韵溶如紫砂造型之中,坦然如洒脱健壮的男子汉。把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碟”的情棕跃然壶上,引人遐想,发人幽思。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大千世界,洋洋万物,可以激起创作的狂热,涌动的流水、散具的云团、断岸的危岩、灵性的生物……都可以从紫砂土的塑造中追求超脱的神秘,在火的升华中蜕化出活泼跃动的生命。

紫砂壶几何形体造型又分为圆器和方器二种。这两种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掇球壶、仿鼓壶、汉扁壶是紫砂圆器造型的曲型作品。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稳、匀、正”。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致使器型上的标准要求为“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匀”。

紫砂陶的制作虽属于民间工艺,经过近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到现在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如火如荼之势,紫砂陶的明天也将生生不息,且日臻完美。她在陶瓷艺术中独领风骚,成为东方之明珠、中华之瑰宝。她取之于自然,又以新面容回归于自然,这就是陶之渊源。

一般来说,紫砂壶的艺术造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几何形体造型、仿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形体造型。几何形体造型,在紫砂造型中俗称“光货”,它的造型形体有素面裸坯之说.简单来说就是壶体表面不加任何装饰或仅用一些简洁的线条装饰。紫砂几何形体造型提倡素雅大气之美,以形体线条与造型意境的融会为其艺术美学表达.其优秀作品造型颇有几分“只可意会不可言达”的意味。紫砂几何形体造型,又可大体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类,但俗语说“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在紫砂几何形体造型中常常见到方圆结合相融的造型作品。

紫砂艺术造型的“方”与“圆”绝非仅是表示形体的概念,它体现着紫砂艺术的风骨和精粹,代表着文人的思想意识与艺术审美指向,方圆之间包容大地万物、亘世乾坤,聚合着中华民族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艺术哲学的精神。上好的紫砂圆器茗壶,无论是整体、半圆、椭圆等等形式,均需要追求壶体的协调统一,赏心悦目,视觉和触觉上的平衡、和谐、韵律、对比等等,通过形式来体现超越自然形态的内在理论美感。

方与圆在艺术作品中被广泛应用,除了因其视觉上独特的审美效果外,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中国古人“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比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以圆形和方形为主,但似乎方器比较多些,大件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小件的有方爵、方尊、方罍等等,不胜枚举。在现在的制壶行业中恰恰是圆形壶大大多于方壶。

仿自然形体造型。在紫砂造型中俗称“花货”,它的造型形体常常以繁华艳丽为特色。多取材于动物、植物的自然形态.以丰富的装饰技法模拟自然形态,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一件精致的紫砂花货往往需要抓住实物的内涵而作。

筋纹形体造型.在紫砂造型中俗称“筋囊货”.它的造型形体是将花木纹理规则化.将形体分作若干等分,从而表现出生动流畅的筋纹。紫砂筋囊货的优秀作品一般要求造型匀称协调、对称合一、凹凸有致,具有一种秩序美。

宜兴紫砂壶的形制,历经千年发展,千态万状、变化丰富,是历代艺人师法造化所得,是汲取姐妹艺术的特点,经长期的艰苦的辛劳而创造。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宜兴紫砂壶以其得天独厚的泥料,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集符合科学的生产工艺,精美绝伦的器物造型,有口皆碑的实用功能,成为世界名陶。历代宜兴陶瓷工匠用烈火使陶土放出异彩。

紫砂壶的工艺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屡有新的回味,维妙维肖,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现在紫砂工艺又继续在早期砂器基础上不断地承袭与发展,将紫砂艺术推向更臻完美的境界,实乃当今紫砂艺术收藏家所乐。紫砂壶不仅是一件实用器皿,更是集中华文化、艺人们的高超技艺于一身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章放童.砂里淘金-宜兴紫砂收藏宝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陶瓷工艺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

[3]李敏行.紫砂新鑒[M].上海:科技出版,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造型紫砂壶特点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