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2018-01-02陈永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陈永鹏

摘 要:生物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教学中的一大弊端,学生所学的知识几乎都是教师照搬教科书上的,学生学习中缺少实验探究,所以学生的思维状态往往处于一种定势状态,这都是源于实验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大家对实验不够重视,或是实验效果不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本文就生物实验教学做出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有效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种种生命现象,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可提高他们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充满热情,从而主动获取生物学知识。在生物学实验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如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当的教学技巧,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准备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高中生物课本中的学生分组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都已学过,操作过程和方法也由教师演示过,所以,部分学生自认为已有把握而产生轻视心理。如课前不预习,导致实验目的和操作程序不明确,操作方法不规范等。为此,教师必须事先拟订预习提纲,布置预习,并抽时间检查预习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再在课前有针对性地介绍操作程序和方法,必要时再示范演示一次,同时提问实验目的、要求、注意事项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这是清除隐患,实现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二、好奇是中学生的共同心理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有些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屁股未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动这动那:实验材料乱拿、显微镜乱搬、镜头乱换、药品乱加;而应该做的却没有去做或做得不好,影响实验效果。

如提取色素时,称取5g绿叶前没用吸水纸擦干叶面水珠或没剪去大的叶脉;加入丙酮后没有及时研磨或研磨时间过长而得不到深绿色的滤液,使整个实验无法进行等。这就要求教师事先提醒学生,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正确的操作方法怎样?预计会出现哪些现象?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将好奇心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素质。

三、发挥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

我们之所以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掌握一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思维探究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实验主体的地位,在实验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作为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也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要从旁适当引导,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帮助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验的效果。

例如,学生在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一些学生虽然也是按照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去做,但是一些学生在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有的细胞重叠在一起了。而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这样一个小现象,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可能很多学生都不会太在意,从而让这个问题就这样过去了。而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盐酸解离的时间太短导致细胞没有完全分散开,还是因为压片的时候处理得不好呢?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引起重视,进而认真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质疑的习惯,并且养成科学谨慎的实验态度。

四、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某个视野中,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多数为间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让学生了解液泡的体积大小、颜色变化如何。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色素彼此分离的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单靠高中教科书中的知识还不够,应让学生了解滤纸是一种吸附剂,层析液是一种展开剂,四种色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它们在滤纸上吸附能力不同,在层析液中(展开剂)溶解度不同,因此,四种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胡萝卜素溶解度大而吸附力小,扩散速度快,叶绿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扩散速度则慢。

在实验中,因某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如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四条色素带部分或全部不明显,老师可提示:(1)是否丙酮用量过多,滤液太稀;(2)是否用的新鲜叶,是否用的全部是幼嫩的叶;(3)划滤液细线时是否重复的次数少了一些;(4)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是否被层析液没及过。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很快就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但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都按要求进行了,但没有发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原因: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的角质层细胞?是否由于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是否蔗糖溶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浓度不够?是否视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清?還有的学生虽然质壁分离了却不能复原,教师也询问一下,是否蔗糖溶液浓度自行加高了?是否质壁分离时间太久而造成细胞死亡?

要想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杨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中学理科综合版,2006,9.

[2]黄敏.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目标的理解与实施.生物学通报,2006,5.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