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进行信息化教育的思考

2018-01-02陈婕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政治思想

陈婕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客观要求。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政治课堂的作用,对其输入积极正面的思想教育。加强科学普及教育和唯物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自然的热情。在此,本文将从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入手,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探讨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以教学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教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进行信息化教育的思考谈谈我个人粗浅的认知。

关键字:高中政治;信息化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父母对孩子越来越娇生惯养,对独生子女更是宠溺有加,吃不了一点点苦。然而,父母除了实现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之外,却忽视了思想教育。当然也有部分家庭对孩子存在暴力倾向,导致青春期的中学生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危害其学业。当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努力下完成的。除了父母的影响之外,教师也需要付出努力。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与教师一起度过的,与教师相处的时间可能比父母还多。通过耳濡目染,教师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作为教师要谨言慎行,主页自身形象,在政治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此外,当今社会环境存在诸多腐败现象。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所诱发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包括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对于还没有成熟的这些学生来说,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社会主流的影响。当今许多武打片、言情片、生活片不良方面,给青少年学生起效仿作用。青少年健康读物短缺。尤其是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中的各种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甚至超过了其他媒介。

二、当前高中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中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今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需要全体国民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大多校园中普遍存在学生们打架斗殴事件,甚至出现杀人或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往往这些爱闹事的学生首先是被学校警告、发过失单,严重者被拘,更有甚者屡教不改,学校无法处理只能开除或经公安机关解决。由此可见,如今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此外,高中生缺乏上进心,荣誉感不强、心理素质较弱。在学习上中缺乏热情和上进心。许多学生遇到挫折便不堪一击,自暴自弃,自此一蹶不振。甚至部分学生因为模考成绩屡屡受挫或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自杀轻生,草草了结了脆弱的生命,心理承受力委实较低。且生活中好吃懒做,缺乏吃苦锻炼的精神,攀比心理较重,且缺乏责任感。

三、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进行信息化教育

1.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高中教育方式单一,直接看学生的得分,高中政治知识也是强输硬灌给学生,忽略了政治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说不定它正发生在学生的的身边,只是他们缺乏一双慧眼罢了,也不关注学生对政治的情感,即使学生感兴趣,也在这样一种的教学方式下磨灭、消散,进而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厌倦。老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政治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身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进行剖析、讲解,这样可以引起他们的共鸣,感同身受,让学生觉得这不是在分析别人,而是在分析自己,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解,并引发自己的深入思考。

2.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已成为教师寻找、开发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加以修改,用于教学。教师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资源等。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本领后,不仅增长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政治的目的不在于单纯的记忆一些政治常识,知道一些政治的表面现象,而在于通过时政资料、证据和推理,形成综合、分析运用时政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真正逐步使学生懂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揭示各种政治现象。”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这个目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空间,为学生辩证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也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颖.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学模式[D].延安大学,2016.

[2]郑楠,刘畅,杨童,李金霞,杨文爽,马鸣扬,刘洋.浅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50.[2017-08-16].

[3]陈学英.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思想与“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