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02薛虎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课标学法

薛虎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培养未来公民基本的地理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学会用所学的地理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师者传授,学者倾听,导致的结果是目前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上课知识能听懂,习题不会做,考试没思路。这样的教学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更不能适应现在的高考形式。所以如何改进课堂模式,是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学案导学法”的理论依据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是外因,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内因,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学、讨论、答辩等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

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学案的运用是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先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够在做题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

高中学生一般能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他们喜欢讨论问题的发生原因,解释、论证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中学生的所有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这就为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三、导学案的编写

1.标明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

地理教材在全国有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和鲁教版四种版本,在山西省有人教版和湘教版两种,不同的教材高考试题相同,命题的依据就是课标。所以在导学案的开端先标明本节课在课标中的要求,有的课标要求在本节课中只有部分体现,那就要加以解读,让学生明白高考的方向和要求。

2.标明学习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目标学,教师围绕目标教。学习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

知识与技能:是一节课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是显性目標,应写在学案上,是学生所要达到的低级目标。

过程与方法:要标清楚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或方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机、兴趣、意志,良好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是本节课的关键点,把重点、难点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比较、讨论、归纳等),让学生在探求认识中深化理解知识。

3.学习过程设计。

首先根据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将本节课的划分为若干部分。例如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节中,根据课标将本节课分为两部分: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的影响。真对每部分内容又设计以下环节:

环节一:自主学习。本环节主要针对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问题,掌握基础知识,并配有简单的练习题,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环节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来设计的,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黑板上展示等方法,理解重难点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学会应用。

环节三:课堂训练。通过课堂训练,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导学案的运用

1.指导自学(自学课)。

导学案编写好后提前发给学生,并留出一节自习时间指导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阅读教材,初步完成学案。对学生自学提出要求:一是先要独立自主完成,在自主学习中把自己会的知识完成好,出现的问题先标出来;二是小组合作,针对自学中的问题组内讨论,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三是将讨论过后的问题整理出来,作为上课听讲的重点。

2.师生共学(展示课)。

经过了自学过程,在课堂上先通过提问、检测等形式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然后针对本节课重难点,结合各小组整理出来的问题,以小组之间相互释疑为主,共性问题教师解答。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讨论、解答、展示为主,使学生在探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3.复习巩固。

导学案上记录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留有预习时的思维记录,留有学生在课堂上“释疑解疑”的思维记录,是信息加工最好的载体,重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最后通过完成习题作业,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学案导学法”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学生素质得以真正提高。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法课标学法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的实践探索
学案导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