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8-01-02杨新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杨新江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改革,高效课堂的构建得到了大家的追求。高效课堂注重的是在课堂上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课堂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兴趣

一、精心设计活动,营造高效课堂

在各种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不仅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情感,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創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掌握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知识传授状态中,严重阻碍学生获取新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的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教学环境。

3.通过游戏以助学激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如教学一位数除法时,可以设计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苹果树,在又红又大的苹果上分别写有不同的算式,树旁画上表示不同结果的各种篮子,让学生将算式与结果对应的苹果摘到各自篮子里,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如果使用传统教学的模式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推动整个教学。

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大脑,引导他们探索数学的奥妙,带领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再不断地进行思考、创新,最终实现深入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一直都在学习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快速地进入有效学习的状态,实现高效学习。

三、不断优化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要实现趣味性。

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创设出合理有趣的情境,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到课堂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1)教师要深入对教材进行钻研,经过详细的分析后,完善对旧知识以及内在规律间的联系。(2)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从而根据不同学生间的特性展开问题创设。

2.不断地优化例题和练习的方式。

课本内的例题没有有效的生活化,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换位思考,思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见的情境,并将之用于课堂教学中,用生活化的题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高效课堂学习。

3.组织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来开展。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开展“竞赛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流程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流程,这一流程往往无法从本质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创新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开展教学。

第一,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数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可以通过动手来操作的。让小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找寻和总结规律,比教师传授效果要好很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学习“图形的转换”这一内容时,我引导小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张来剪裁图形,通过小学生亲自动手,他们会自己总结出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且小学生通过动手,与其他小学生沟通,数学课堂氛围极为浓厚。

第二,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够有可能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关键就是将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积极性被激发,更是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思维练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学习加法口算的时候,我就设置了这样的情景,植树节快到了,让小学生来买树苗种树,先让一位“小小采购员”到树苗超市去选购两类树苗算出它们的价格,就让全班孩子经历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验证价格的正确性,以便顺利买到树苗。这样,学生会自己解决买多少树苗最为合适。每个小学生的想法不同,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分享,且了解了别人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更是可以让孩子从小养从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小学生为主,全面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充分的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红梅.美国小学数学教育考察报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5).

[2]许新海.走进澳洲小学数学课堂:下[J].小学青年教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