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校长的管理艺术

2018-01-02王志忠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被管理者管理者校长

王志忠

摘 要:作为中学校的统筹管理者,校长需要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合理分配,需要对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规划,对学校的教学制度改革和完善。校长不仅要拥有良好的管理策略,还要具备高素质,从而更好的完成学校管理工作。

关键词:初中校长;管理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了。因此,国家为了更好的发展教育事业,于是就进行了新课改的改革。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使得学校的教学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一、初中校长的管理方式

1.掌握教师个人详细的情况对是管理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一所学校中,“其器”便是教师。正如所谓的“知人善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长处,互相拟补彼此的短处。只有通过用心观察去了解和阅读在校教师的内心,用科学的眼光高效的制定用人制度,才能将教师充分发挥作用。身为初中校长,组织合理的教师体系结构,老轻结合,保证教师队伍的正常梯队层次,如何构造初中的教师“金字塔”是校长工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校长要明白“读人、识人、用人”的重要性,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特点,了解教师的技能应该体现在哪些地方,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与爱好,应该怎样与学生沟通,安排在相应教师在哪些位置才能发挥其长处。所以,校长的工作首先要有了解自己的过程,是否能够驾驭学校的教师,其次在足够了解教师的情况以后能否安排合理,最后如何能够提高教師的凝聚力。这些都需要校长花费心思去研究探索,只有通过严谨科学的体系做保障,才能够避免浪费教师资源、盲目制定教学计划以及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在整个体系中针对每一个充分了解后建立方便以后任用的资料数据,方便在以后实际工作安排中作为有效依据并奠定基础。

2.要学会“伯乐”精神才是遇到“千里马”的条件。

学校是一个整体,正如我们说的就像一个大家庭,作为一个团队,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不仅仅是校长或者教师哪位个人。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合之一,相应的工作就不会太轻松,反而会很复杂。而这就体现了校长作为学校灵魂的作用,通过管理的手段,充分体现用人的魅力,调动教师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积极性,在合理安排教师资源基础上优化整合资源。“千里马”因为遇见“伯乐”才能叫“千里马”,那么校长就要有一双会欣赏人的眼睛,去客观、公正、公平的看待每一个教师,不带有任何自身个人的色彩去排斥任何教师员工,能够接纳学校这个团队内每一个人。如果这样的团队没有战斗力,是没有科学性的。这样的团队当然也是内部和谐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正因为人的各有所长,任何人都是有其优点的,这些优点一旦被校长所发现、发掘并充分利用,对于整体学校会是一个有利的消息,也是校长能够运用管理手段运行好学校的基础。让教师在校长搭建的大舞台上,充分发挥教师们的才能,让其尽情施展,实现事业梦想,也许这才是校长管理艺术的升华,同时也是校长学会了“伯乐”精神的所在。因此,校长的眼光要以欣赏、信任为主,给予教师们足够的才能空间,在学校的大舞台上实现教师们自身的价值。

二、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1.价值取向-建构创新型学校。

在最为真实的、最为日常的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的学校管理活动中,不仅有着各种技术、方法和制度的问题,而且,更为根本和前提性的问题是:学校管理是为了什么?每天忙忙碌碌的管理者是在为什么而工作?在当代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学校管理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笔者综合现行课程改革的趋向及远景,认为目前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建构创新型学校。

2.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要求在学校管理中,要确立人在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各个成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在实现育人目标及学校全方位的发展中得到尊重和满足,得到身心、知识、素质等各方面的长足发展。

3.管理结构:从等级式向扁平式转变,建立民主的管理机制。

传统的组织理论所倡导的金字塔式的组织层级模式应用在学校的管理中,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教学的管理者(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被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气氛不融洽;教师之间各自为政,团队的合作意识不强,不利于协同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本不属于行政组织系统,但事实上被致于金字塔的最底层,他们的兴趣及要求往往被忽视,从而使学校整体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民主科学的组织架构,打破传统金字塔式层级分明的界限,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有利的因素,形成教育合力和一种新的运行规则,强调管理不是靠管理者个人的权威、命令、控制、监督来实施,而是靠教师或组织内每一个成员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讨论和决定,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行为是一种持续、变化、互动的过程。教师、学生从单纯的被管理者的角色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广大教师有一定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家校联合会等,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校长也应该在课改的实施中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并且不断的创新管理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好学校的事务。

参考文献:

[1]孙长义.目标·常规·创新校长的管理艺术和智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3).

[2]田海明.校长的管理艺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8).

猜你喜欢

被管理者管理者校长
从被管理者角度看企业管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