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8-01-02徐国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心理特征学困生

徐国宁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成为教育重点。学困生作为初中全体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为教师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就目前的初中教育而言,依然存在着大量学困生,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教师。要想摆脱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明白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挖掘、研究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尽最大的努力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特征;教育对策

在一个班级中,有优等生,也有学困生。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学困生的问题,不应该弃之不顾,这只会让学困生更加厌学。学困生的表现主要是上课迟到、早退、作业不交、学习兴趣低等。因此,教师应该从学困生的表现着手,研究他们行为的原因,重点关注初中学困生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再科学分析其心理特征,从而做到胸有成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就学困生这一问题研究其心理特征以及教育对策。

一、学困生心理特征

1.重情义易产生极端情绪。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叛逆心理,一不如意就会产生极端情绪。学困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到其他学生的指点、教师的责骂、家长的唠叨,导致他们心理情绪波动大,学习的兴趣也时而低时而高。学困生对外界也比较敏感,一旦他们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关爱,便会觉得很满足,而听到同学讲闲话时,又会变得异常愤怒,学习态度也不端正,给教师的工作带来麻烦。

2.自卑心理。

学困生在学习上会表现的比其他学生更加畏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不自信,通常爱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做不好,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同时,学困生不仅会觉得教师不够关爱他们,还会觉得其他所谓的优等生也嘲笑他们。因此,在同学面前不敢抬头,在教师面前也不敢说话。

3.意志力不够坚定。

班上其他学习好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制力,他们会为了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学困生则不然,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也想去实现,但是他们往往不能坚持,在行动上难以克制住自己。而在改正错误的时候,意志力也不够坚定,容易出现曲折、反复的现象。

4.逆反心理。

在初中阶段,学困生会因为逃课等不良行为受到学校的处分,而他们通常对自己所受的处分不满。并且学困生自认为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眼里形象不佳,在处事行为上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会与班上的同学对着干,经常和教师顶嘴。

二、学困生教育对策研究

1.尊重学困生,多表扬他们。

针对上述的学困生心理特征分析,发现他们大部分都对批评、责骂等行为有反感心理。因此,教师在研究其教育问题中,要注意尊重学困生的心理,经常发掘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同时,应该避免在公开场合指出学困生的错误,以免引起他们的叛逆心理。在评价学困生的时候,要准确、客观,不能揪着他们的缺点不放。这可以帮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其自信心,使得他们“不好意思”再捣乱。比如,初中班上有一位学生经常在课下捣蛋,和同学打架。教师在将这位学困生转化的时候,首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捣蛋的原因。其次,再发掘、捕捉他的“闪光点”。如果教师发现他在劳动时很积极主动,那就可以让他负责班级卫生,让他当选卫生委员,那他工作就会很认真。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给予表扬,满足这位学困生的自尊心。同时,和他约定,如果他能克制住自己不与其他学生发生口角,就奖励他一定的奖品,这有利于学困生逐渐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2.多开展才艺比赛活动。

学困生一般表现在学习上的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就可以从其他方面挖掘学困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然,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兴趣以及特长,在这个基础上,开展有利于他们的比赛活动。比如,教师在初中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唱歌、跳舞、打篮球等比赛。这可以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作用,使他们获得成就感,重新树立自信心。

3.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经调查,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主要就是其心理不够健康,导致他们在求学过程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学困生的心理,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就是帮助他们改善人际问题,创设和谐温馨的氛围,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其次就是通过开展班会等训练活动,抚平学困生的心理创伤。比如,学校组织“五献心”的演讲活动,以此帮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爱,促使他们学会奉献,从而培养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信心。

三、总结

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所实施的针对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初中教育研究学困生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立足于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其心理特征分析他们产生逃课、打架等不良行为的原因。其次,研究出原因后,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困生的特点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就是要改善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

参考文献:

[1]陶春霞:浅谈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年20期.

[2]施俊杰:初中学困生学业困境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A].上海师范大学2016.

[3]陳祥: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情感特征及转化策略[A].苏州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心理特征学困生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