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初探

2018-01-02郭巍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兴趣小学语文

郭巍

摘 要:情境教学时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让学生在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兴趣

一、小学语文实施情境教学化的意义

1.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自主意识。

没有感情,或者求知欲不强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知识、思想和情感构成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小学生的情感素质的培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撒在这土壤上。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情感,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情感性是语文情境教学的关键,只有让教学充满爱,我们的学生才会在爱中学习,在爱中成长,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多途径、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引起求知欲和学生探究的兴趣。

2.利于营造探究型的学习氛围。

教学的较高境界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当形象的事物作为某种图式出现时,就一下子引起头脑中原有图式的复活,接通了神经的暂时联系,新知与旧知立即同化、顺应,人的感知也就直接产生了。情境教学用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境似”并不是实体的机械复制,或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的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

二、小学语文实施情境化教学的策略

1.抓住小学生好奇心理,在情境中引入问题。

小学生在其年龄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恰当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入问题。所以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疑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一堂新课,教师一开始就应该精心设计,创设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

2.创设情景要讲究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

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比如,在教《父母的心》一文时,教师充满感情地和同学们讨论交流以下这个问题:请大家谈谈各自父母的心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各抒己梦。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合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同时呈现图形、声音、动画等,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可以增大课堂传输的信息量,使小学生进行完整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将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孩子们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这样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小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媒体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课件《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运用媒体制作出形象生动的场景,一直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不仅让小学生体验到了景物的美丽,也唤起了他们对诺曼底号遇难的同情情感。这一点远比教师直接讲述要来的生动和更有效果了。通过多媒体为小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

三、情境教学的形象性

情境就是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构成情境内容的,无论是人还是物,是造化天然的还是人为创设的,都是具体存在的,都是可以感知的对象。这些对象,或者用眼可以看到,用耳可以听到,用手可以触摸到,或者用多种感官可以同时感知到,可见形象性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特征。语文教材给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为情境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文学是人学”,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70%以上。一套语文教材犹如展示从古到今各种人物艺术形象的画廊,这些形象各具特点,栩栩如生。语文教材在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同时,还展示了人们赖以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些自然景物形象对指导学生认识生活,提高观察能力,陶冶感情,净化心灵,都是大有裨益的。语文教材中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必然牵涉具体的事物,这些事物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化自然”的形象,体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无穷威力,揭示了人类文明进化的程度。这些形象对学生具有增志益智的作用,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激励他们做创建人类文明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平时作文中学会形象思维,品要品得有味,写要写得细腻,从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适的情境,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情境去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杰.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25期.

[2]王永进.小学語文有效情境创设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414期.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兴趣小学语文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