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1-02孙立堂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孙立堂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过程,同时也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这种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興趣呢?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但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2.教会学生选书与推荐。

由于目前市场上各类书籍名目繁多,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自我选择图书的受到限制,为此,老师有责任针对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欢、内容健康、教育意义较强,特别是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积极向上影响的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老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

3.鼓励学生在质疑中发表见解。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鼓励学生质疑,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让学生敢问、善问,并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爱好、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自然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也会不同。例如,学生读了《当代小学生》上的一则寓言《“公正”的狐狸》后,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有的认为狐狸欺骗了小猴、小熊,独自占了一碗水,太狡猾了;有的却认为狐狸很聪明,它用智慧在大旱之年为自己争得了一碗宝贵的水;还有的认为小猴和小熊如果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不会让狐狸占便宜了……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我先予以鼓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交流。

三、丰富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教学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事件、日常生活话题等。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这些语文学习资料的效用,才能促使学生全面而又和谐地发展。

四、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掌握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有意义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小摄影师》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笔者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小男孩为什么来?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读了课文,高尔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通过高尔基让小男孩照相这件事情阐述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总结: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必须要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熟练,最终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沈红,王毅.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12:223+248

[2]辅溪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J].内蒙古教育,2013,12:27.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Passage Four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