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究

2018-01-02袁长惠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思想品德初中

袁长惠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够高,教学不受重视等。所以,只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学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拓展及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及时了解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事件如: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拓展及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现实的教育意义。以初三思想品德课“与诚信同行”为例,在讲授时就可以适时的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如:苏丹红、三聚氰铵以及工业明胶事件等进行事实讲解,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分析这些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以此来证明诚信的重要意义。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现实的事件,不但拓展了视野,激发兴趣,也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旨,要加深“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年龄段、性格成长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讲、视、听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形下学习知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的直观形象,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再如实践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无疑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教育意义。如“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及“和谐社会”等教材内容的讲解,便比较适用实践教学。

三、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要把学生看成被动的认知体,而要把他看成完整的人,看成是引起、展开、参与和评价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角。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合作,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关注和尊重,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使自己执教的每一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尽可能地做到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其情感引向对真、善、美的追求。现代教育思想所要求的不是要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是选取学科知识中最基础、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使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四、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教材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園、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五、引导学习

“讨论采访”引导学习法。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主意识增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有“小大人”的一面,另外也有好奇心强、爱发表不同意见,活泼好动孩子气的一面。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不了解其心理特点,对他们“另类”的表现一味的压制,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教师应巧妙设置话题,引导他们畅所欲言。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时,教师讲授第一个问题:“感受身边的变化”,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家乡(家庭)近几年发生的变化,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讨论,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后,让一位同学以记者的身份对同学采访,让同学们面对全班同学谈变化谈感受。使学生发挥了在思品课堂上主体地位,赢得了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六、“游戏活动”引导学习法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还不强,一味地进行枯燥乏味的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思品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如果在思品课中也能引入一些游戏活动,那么一定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形象。如:在学习“创建新集体需要共同目标―团结一致”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拔河游戏。通过两个学生从两个相反方向拔河,再与从同一个方向推一张桌子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从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后得出结论: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初中思想品德具有不同于其他智育课的特殊性,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每个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思想品德初中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