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肖邦音乐风格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技巧

2018-01-02何思琦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

何思琦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其中自然也包括自然、美术、音乐类的交流。而今天我们要谈的便是关于音乐方面的,现在我们的高中音乐鉴赏,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对于中国传统的鉴赏,同时也会对于外国音乐风格方面的鉴赏。我们都知道,学生进入高中后,三观会开始逐渐稳定,鉴赏能力也会逐渐稳定,而高中时期的音乐鉴赏课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但今天我们探讨的不是普通的高中音乐鉴赏技巧,而是基于肖邦音乐风格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技巧,这便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知道肖邦的音乐风格是什么样的,又该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都是我们今天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肖邦音乐风格;高中音乐;鉴赏技巧

肖邦早期的作品大多情绪明朗、抒情,充满着幸福、希望和青春的欢乐,写作手法简单,风格华丽幽雅。中晚期的作品因受到波兰民族独立斗争的影响,其风格逐渐转到了为民族独立解放而呐喊的悲壮、忧愁和愤怒,开始出现了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也开始出现英雄主义的音乐形象和爱国主义的个人情感,写作手法逐渐变得丰富多彩、精致细腻、自由灵活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但他的音乐在根本上却始终保持着歌唱性的特点。同时,在歌唱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华彩性、装饰性和变奏性的风格。同时,他把民族的音乐与欧洲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可称之为波兰民族的并具有世界性的音乐。肖邦在曲式结构方面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性地使用能表达音乐情感的适合于自己性格的结构形式,在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波罗奈兹舞曲等作品中大多采用灵活自由的混合曲式结构。肖邦的音乐是诗意性的,肖邦通过诗意性的音乐来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他的音乐具有极大地抒情性。总之,肖邦的钢琴音乐是独创性的,他的钢琴音乐体裁特征突出,风格鲜明,他为钢琴音乐体裁及风格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下面,我就此谈一下该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

一、围绕主题、重组教材

音乐欣赏课上,我们每节课必然会有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选材,然后然后让学生来欣赏,这是最基本的教学。而我们的主题已经确定,那就是基于肖邦音乐风格下的歌曲,那么今天我们的选材也是根据此风格进行筛选。但我们在上面说过,肖邦音乐的各时期风格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首先我们可以选用风格相近的歌曲进行一起赏析,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主题,其次,我们还可以选用逐渐深入的方式进行欣赏,让学生逐步的更深刻的理解肖邦音乐的这个风格,最后,我们还可以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欣赏,让学生在对比冲撞中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与魅力。

二、把握主线、提升情感

每种音乐都有一条自己的主线,我们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也要学会把握主线,沿着主线来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音乐课本就是人们情感的体验与交流,我们教学的目的也是不断提升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不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有专家云:“美的最后价值永远是以情感的直接验证为依据的,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应有感情的参与。”而实践也证明,音乐欣赏教学中真正有效的教学,是不断的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终身热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我们在教学时,便可以以肖邦音乐风格的变化为主线,向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也会更明确。我想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以此做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时,我们也知道,音乐中没有绝对的情感与对错,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充分给予学生自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獨立的思考。教师的情感体验是不能替代学生的,所以不必过多的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自己联想发挥,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三、加强综合、拓展创新

首先,我们可以结合欣赏与肢体上的动作,例如我们欣赏完一节音乐课后,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编段舞蹈或者舞台剧,从中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实践创新能力,还能看出学生是否已经深刻的理解了上节课中音乐欣赏的主题。其次,为了体现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理解的主题进行涂鸦或者绘画,让学生在各种颜色的冲击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更好的理解音乐蕴含的情感。甚至,还可以结合语文、地理等多种学科,让学生利用其它方式表达出自己理解的主题,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对于肖邦音乐风格下的音乐鉴赏的理解,同时还迎合了新背景下的综合性教学。

以上,就是我对基于肖邦音乐风格下的高中音乐的一些鉴赏技巧。肖邦音乐风格多变且复杂,所以作为教师,要首先明白肖邦的音乐风格,再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总之,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寻找最适合实际情况鉴赏方式。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坚持以审美鉴赏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的鉴赏中。也许一开始学生对于在此基础上的音乐鉴赏还感觉较为晦涩难懂,但我们要相信,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钱仁康校订.外国音乐辞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2][美]Patricia Fallows-Hammond.钢琴艺术三百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刘芳芳.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音乐欣赏课差异化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