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好日子,我正在奋斗着”
——歌舞剧《山里娃》观后

2018-01-02

戏友 2017年3期
关键词:双人舞群舞歌舞剧

韩 柳

“我的好日子,我正在奋斗着”
——歌舞剧《山里娃》观后

韩 柳

吕梁是出英雄的地方,也是出作家的地方,出清官的地方。吕梁既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也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说英雄,古代有汾阳郭子仪,当代有文水刘胡兰。说清官,方山有于成龙,兴县有孙嘉淦。说作家,高君宇是娄烦人,写过“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的诗篇。马烽是孝义人,孙谦是文水人。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在延安“鲁艺”学习后,都来到兴县晋西北文联工作,然后从这里走向吕梁各地。马烽、西戎在这里创作了传世之作《吕梁英雄传》。胡正曾随吕梁剧社去了延安。李束为1994年3月4日去世后,家属和单位根据他的遗愿,把他的一部分骨灰洒在兴县、临县的土地上,一部分埋在离石的凤山上。马烽2014年1月31日去世后,汾阳贾家庄建起了马烽纪念馆。“文革”期间,山西话剧团迁到了吕梁,山西大学中文系在吕梁办起了分校。他们都在这里受到吕梁人民的爱护和哺育。就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过去有吕梁剧社历史辉煌,今天有吕梁民间艺术团名满天下。

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创作的大型歌舞剧《山里娃》2014年4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登上了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受到媒体关注和广泛好评。同年10月31日,《山里娃》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演出,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举办的优秀新创剧目展演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三年后,2017年9月20日,《山里娃》为参加首届山西艺术节又回到青年宫演艺中心,让我这个在三年前就想看《山里娃》的观众如愿以偿,看到了这场精彩演出,使我大受感动,大为震撼,《山里娃》确实是一部难得的精品之作。

歌舞剧《山里娃》以吕梁民间艺术团的一群孩子为原型,用音乐和舞蹈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这群可爱的山里娃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改变命运,蜕变成长的真实经历。剧中塑造的根根、粉粉、毛眼眼等生动的艺术形象,是所有孩子的缩影。他们有梦,有追求,有坚持。他们不满足于家乡的贫穷落后,连年干旱,日子艰难。他们要走出去闯天下,见见外面的世界,去圆梦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圆梦的道路并不平坦。他们彼此温暖,相依为命,“低头流泪,抬头唱歌”是他们生活的写照。面对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他们有许多的不适应。不适应城市的熙熙攘攘、热闹喧嚣,不适应城市的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他们在城市找不到存身之地,不知路在何方。他们有过退缩,有过困顿,有过迷茫。但是,他们坚持了,没有放弃;他们前进了,没有后退;为了“我的好日子,我正在奋斗着”。支持他们不放弃的是妈妈的声音,是吕梁大山的呼唤:“孩子,你要把鼓敲得更响!”“更响”就是要更努力,更坚强,莫停步,莫回头,勇往直前。梦想,追求,奋斗,成功,就是这些孩子们所走过的励志成长的道路,也是这部歌舞剧的主题。

作为一部歌舞剧,《山里娃》在艺术上是成功的,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全剧音乐是沉重、快速、激越的,感染力很强。吕梁民间艺术团的小演员们是一群来自吕梁临县农家的孩子。但是,他们演得这么好,唱得这么好,跳得这么好,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舞蹈的基本功完全可以同专业艺术团体的舞蹈演员相比。他们多次参加央视春晚演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演出,就证明了他们的水平和实力。

歌唱方面既有乡情浓郁的山西民歌,如《灰毛驴驴上山灰毛驴驴下》;也有充满时代特色的抒情歌曲,如《花开了》《飘零》《我的好日子》等。舞蹈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有民间舞,也有现代舞。舞蹈样式的不同,在于编导对表现生活和人物感情的不同选择。《山里娃》中的舞蹈在表现人物情感、推动情节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进城以后,孩子们在一间工厂厂房里通过群舞表现各种不同生活情景的一幕生动有趣。“读书”使他们增长知识,“练功”使他们增加本事,“来信”和“写信”表现他们不忘母亲和家乡。

根根和粉粉的双人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既有表现懵懂初恋的双人舞,也有表现相依为命的双人舞,还有表现感情激烈冲突的双人舞,无不惟妙惟肖,美轮美奂。双人舞中小鼓道具变化多端地运用,增加了舞蹈的难度,也增强了舞蹈的美感。

结尾的跑步群舞,威武雄浑,气势磅礴,既是写实的,也是写意的,有现代舞的风格,表现了这群孩子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气派。

韩玉峰,笔名韩柳,男,山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

(责编:武 超)

猜你喜欢

双人舞群舞歌舞剧
舞剧中群舞编排的重要性
群舞冲纪录
卢石磊的群舞教学剪影
陕西,我的家乡
云端起舞
浅析双人舞编导技法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
我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谈民族歌舞剧《伴嫁歌》
谈群舞《东方红》构图中几何图形的变化之美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