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集区“五小”水利建管体制改革举措

2018-01-01聂敬艳

关键词:种粮种菜管护

聂敬艳

(淮南市潘集区祁集电灌站,安徽 淮南 232000)

随着国家美好乡村建设战略的实施,财政投向农村农业的比例逐年增大。但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又给农村的水利事业发展带来新的课题,特别是小水利工程投入机制不完善,加上受“重建轻管”思想的影响,农村缺水地方要建工程没有钱,建好的小机井、小水塘、小泵站、小水闸、小水渠等“五小”水利设施无人管护或管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效益的发挥。改革“五小”水利工程投融资和建管体制,建立专兼并重的管护队伍,加强“五小”水利工程管护势在必行。

1 “五小”水利投入体制不顺

1.1 新建工程难度大

由于农业种植结构不一、家庭对农业收入依赖程度不一,部分农户甚至将承包地抛荒,导致潘集区斗、毛渠及田间配套水利工程投入资金少,新建“五小”水利工程难度大。少数农户想建站开渠引水,但受益户不想掏钱或不让通过,造成投资方有想法没办法。

1.2 已建工程维护资金缺乏

由于离市区近,打工、经商收入又逐年提高,造成部分有手艺、有力气的农户关门闭户离乡创业,或留下老人“靠天收”种田,一遇水旱灾害就抛荒,导致部分建好的小机井、小水塘、小泵站、小水闸、小水渠既不用也不修。有农户愿意种田但缺少后续资金投入,造成维护难。

2 “五小”水利设施管护存在的问题

2.1 管护意识淡薄

少数乡镇、村(社区)干部对有税收的项目建管干劲足,对公益性较强的水利项目不想建不想管,对“五小”水利工程效益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因潘集区大部分农户农业收入只占家庭收入的小部分,因此不再像过去把田间小型水利工程当成命根子呵护。机泵无人上机油、渠道无人除杂草、水闸无人清淤泥,机电设施无人看管被人盗窃现象屡禁不止。

2.2 管护职责不清

近年来到城郊种粮种菜的较多,很多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他们,但有的行政村区划调整,特别是淮南近郊的行政村变为社区,导致部分“五小”水利工程“谁建的、谁管的、谁用的”的问题难以定论,遇到排涝或干旱年份,有闸没人用、有机没人开,有水排不出或有水引不来等现象时常发生,影响了“五小”水利工程减灾效益的发挥。

2.3 管护水平较低

乡镇水利站由于人手少、管理范围大,加上自身技术人员不足,很难对辖区内“五小”水利工程管理进行技术指导。一些行政村聘请退下来的镇村干部担任水管员。由于长期从事行政工作,他们对泵站、水闸的日常故障排查和维修技能知之甚少,“有心管而技不足”,一遇问题就撂挑子,打电话找上级,影响了“五小”水利工程兴利除害效益的及时发挥。

2.4 工程效益减退

由于缺少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一些当家塘淤积成碟子塘,导致蓄水容积下降;一些渠道滑坡、塌陷、开裂,导致过水时渗漏严重,排灌效率严重降低;一些泵站没人保养电机、轴承、变压器,导致出水功率大大衰减,特别是沟渠淤积、杂草丛生,甚至沟渠护坡塌方、滑坡,造成工程效益难以发挥。

3 举措

3.1 全面调查摸底

潘集区政府面对现实,决定广泛宣传“五小”工程建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增强农户、种粮种菜大户认识到建好管好“五小”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广泛宣传自建自管自用“五小”工程获得高收益的案例,营造 “五小”水利改革的氛围。同时组织人员对现有“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年限、受益范围、完好状况等进行调查统计,组织水利干部进村或分片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基层干群对理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管护方法等意见和建议,为制定新的小型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建立新的管护机制打下良好基础。

3.2 拓宽投资渠道

潘集区在理顺“五小”水利工程建管体制中,建立了建管投入的长效机制,印发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考核办法》。一是区财政按照每个乡镇每年30万元的标准设立“五小”水利工程管护专项经费;二是从从土地出让金中计提4%、有关涉水项目工程经费中提取1%用于“五小”工程管护;三是积极争取上级“三农”专项奖补资金。区财政局每年委托第三方对各乡镇管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严禁截留、挪用。今后潘集区财政还将逐年加大对“五小”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撬动“五小”水利工程管护效益的作用。

3.3 明晰建管权属

因撤乡并镇调整区划,或土地征收村变成社区,现有小型水利工程必须重新确定归属。区政府与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如原投资建设方受益范围没有变,继续维持其所有权属;不再受益或受益范围减少的,调整完善管理权限;将土地流转给种粮种菜大户的,“五小”水利工程产权随之流转,由新的经营者使用管理;所有权没有变化的“五小”工程,由村委会组建管护队伍管理;新建小型水利工程,按照独资、合伙等出资办法,确定用管人员;村集体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建设的“五小”水利工程,其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委会组建管护队伍管理;种粮种菜大户兴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在经营年限内拥有使用权,财政奖补资金建设的“五小”工程,委托种粮种菜大户代管,承担管护责任。

3.4 建立管理机制

潘集区利用临近淮南市区、境内煤矿有技术的管护人员多的特点,一是在集体经济较好的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五小”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交给城市专业化管护公司管理;二是发动种粮种菜大户吸纳周边农民成立用水协会,由协会按田亩数、产出效益等收取费用,用于“五小”水利工程管护;三是动员种粮种菜大户结合市郊观光高效农业建设,投资兴建“五小”节水和排涝设施,自行管护;四是将成片的“五小”水利工程打包聘请技术能人进行管护,让当地百姓对其监督考评,兑现工程管理维护经费。

4 结束语

五小“水利工程是农村水利发挥作用的基础。潘集区通过理顺”五小“水利工程投入机制、建管体制及培训管理队伍等措施,使“五小”水利工程效益得到较好发挥,为美好乡村建设、粮食与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种粮种菜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海底能种菜?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山西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4.8亿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自种菜,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