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手术刀般的犀利解剖着世界的病灶

2017-12-30

星星·散文诗 2017年33期
关键词:手术刀散文诗写作者

张远伦(重庆)

星星:对于散文诗这个文体,你如何看待?又在写作中秉持怎样的姿态和主张?

诗人宋长玥:我从未把现当代诗歌和散文诗混为一体,不能简单化地认为文字分行、语言精短就是诗,反之,就是散文诗。和任何艺术一样,两者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剖析,本质一致,而在文本表现上各有光彩。但它不是现当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不是诗歌和散文的“杂交”。散文诗摆脱了现当代诗歌形式上的桎梏,方式更为自由,语言更为恣肆,意象更为跳脱,张力更为强韧,因而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和长调般的文学魅力。我将它视为与现当代诗歌并立的一种文体。在我的写作实践中,坚决反对随意、盲目和投机,崇尚敬墨惜纸和书写自觉。

星星:你觉得当下的散文诗该如何革新?

诗人宋长玥:真诚的写作者往往拥有沉厚的生活,甚至极其孤单地站在时代高处,悉心观察社会变革,并用手术刀般的犀利解剖着世界的病灶。他们的文字,是发自灵魂的真实声音,不仅对社会大众心灵进行积极引导,而且对人类文明增添光亮。我觉得,缺乏生活和独立精神、追求功利性,是当前包括散文诗在内的文学艺术创作面临的一个尴尬,作品飘浮,沉湎于自我和小情小景的抒写,这样的东西不会长远。如今,一些写作者完全抛弃了社会大众,将写作矮化为个人的自我情绪宣泄和胡言乱语,毫不夸张地说,连自己的作品也解释不清楚的大有人在。文学艺术创作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放弃对时代的表达和对人性的关照,它的价值无从谈起。

不能要求每个写作者都有崇高的写作目的,但至少应该真诚和负责。目前,很多文学效应只是圈子效应和自恋效应,而不是社会效应和大众效应。症结之一,就是许多写作的人迷失了出发的目的,尽情享受过程而对最终要到达的地方置之度外。过程让他们陶醉,在吹捧和自我吹捧中,虚幻的大地鲜花一片,仿佛都是献给自己的花冠。离开社会、大众的文字,还有什么意义吗?时间终究是公正的,文学不会因为这些人降低标准。真正的写作者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即使最后不能抵达,也一直走在通往目标的路上。他们被历史选中,不是靠运气——具有金子般重量的文字,谁都不会拒绝。

任何艺术创造,形式和内容相统一,但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现在,相当一部分散文诗局限于文本技术的臻善,而忽视了内涵的挖掘,需要引起写作者的警惕。长期以来,我们崇尚外来文学理念和技法,轻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这种主动切断根脉的拿来式写作,注定要在实践中长时间处于模仿和难以摆脱他人印记的尴尬——我并不将没有内化的简单借用和承袭视为文学创作的探求。一个坚守良知的写作者,一定明白自己出发的地方和到达所在,他遵从灵魂(不仅是自己的)指引,而不任性妄为。艺术对人类心灵的关照永恒如一,其本质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会改变。我认为,散文诗如要取得重大突破,需要汲取更多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

星星:是什么因素促使你进入文学创作,特别是散文诗的写作?

诗人宋长玥:我的父亲在特殊的时代被戴上荆冠,从甘肃遣返原籍劳动改造,可想而知我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上小学时,放学后我常常躺在屋顶翻看父亲冒险带回来的一些文学书籍,那些文字让我温暖、不再孤独和受到歧视。十七岁那年我从师范毕业后在河西走廊西端的小镇教书,一年后遭小官僚构陷,被调到一所荒僻小村学校。那里四周都是戈壁,常年大风,亲人都在千里之外。从那时起我开始写作,一是排遣苦闷、释放对家人的思念,二是心里有话,想说出来;走到今天,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猜你喜欢

手术刀散文诗写作者
关节置换术切口应用含碘膜对手术刀污染的影响
含碘切口膜对于关节置换术手术刀细菌污染的影响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散文诗八骏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散文诗(选二)
写作
《散文诗》刊征订征稿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