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7-12-29邱锐浩梁洁

求知导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数控加工一体化教学

邱锐浩+梁洁

摘 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为技工院校的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目前技工院校在执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数控加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009年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启动以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技工院校的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增强,教学质量获得提高,學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目前数控专业在执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①一体化教学软、硬件配置不足、不合理,导致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执行到详细处;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艺取舍不够合理,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做到既系统全面,又精益求精;③教师水平的差异,教师对一体化的执行力度,都会影响到一体化的教学效果;④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足,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还需完善。

一、一体化教室配置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室是集教学、演示、操作、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场所。其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将教师、学生、设备三者有机串联,教师可以系统全面地讲解剖析,详细反复地展示操作步骤。这样的教学场所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教学手段、学习活动,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教学课题细化

前期的一体化教学中,在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时,由于以停业整顿的零件为基础,课题做得比较大,有的课题需要30~50课时才能完成,在学生缺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很难成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很多重要内容及关键环节只能是走过场使教、学、做的内容出现脱节,极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将课题做细,每一课题预设2~4个课时,涵盖一体化教学的六步法:接受任务—资讯—制订计划(工艺)—实施(加工)—评价—总结(反思)。

三、教学评价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足,由于中职学生水平存在局限性,在进行学生互评时,学生之间缺乏了解,对他人的评价并不能完全正确反映。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评价时,由于耗时长,难以保证充足的时间,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都还需完善。

在评价内容上,以课程目标为依托,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用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涵盖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以此确立评价内容、制定评价考核表。

在开展学生互评中,采用极域电子软件,在电脑上开展学生互评,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都可以在同一时刻给出自己的评价,再对评价进行汇总、归纳,便于学生、教师的操作,降低了学生、教师的工作量。

四、师资队伍建设

要成功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学校必须有过硬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通过内培外引,以老带新,以“传帮带”等方式,建立一支理论知识强、动手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五、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在前期的校企合作中,企业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只把学生作为单一的工人使用,每天工作8至10小时,不符合学生的期望,没有人才培养环节,缺乏技能知识的培训。学生的理想与实际反差大,因此应建立类似‘校中厂,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半工半读校企共育,为学生提供实践环节机制及集中学习培训,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士印,赵 辉.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以数控加工专业为例[J].新校园(上旬刊),2015 (10).

[2]邱锐浩.浅谈“数控加工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J].求知导刊,2015(6).

[3]丁家献,李健龙.浅析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教学[J].广西轻工业,2011(5).

[4]俞志荣.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05(12):47-48.

猜你喜欢

数控加工一体化教学
进出瓶螺旋杆的螺旋线简化设计及加工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浅谈中职汽车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