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止痛汤治疗无先兆偏头痛(肝阳夹瘀证)的临床观察

2017-12-28沈健王煜项颗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7期

沈健 王煜 项颗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天麻止痛汤治疗无先兆偏头痛(肝阳夹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将78例无先兆偏头痛(肝阳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天麻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予西比灵胶囊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和头痛程度以及中医头痛症候(肝阳夹瘀证)量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和头痛程度均显著改善,治疗组各項数据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肝阳夹瘀证)均显著降低,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止痛汤治疗无先兆偏头痛(肝阳夹瘀讧)疗效显著,且在减少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改善头痛程度方面与西比灵胶囊相当,其对中医症候的改善优于西比灵胶囊。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肝阳夹瘀证;天麻止痛汤;西比灵胶囊

偏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对引起头痛的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同时通过合理的治疗措施,达到减轻发作严重程度、减少发作时间,预防再次复发的治疗目的。无先兆偏头痛是偏头痛中发病率较高的一型。为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针对自拟的天麻止痛汤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经门诊确诊为无先兆偏头痛(肝阳夹瘀型)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47.13±12.59)岁,病程(24.59±14.70)月。对照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45.18±13.72)岁,病程(25.85±14.87)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辨证部分》(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2016版。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者,男女不限;偏头痛发作年龄≤50周岁;病程≥1年;头痛发作频率每月2-6次;每次发作时疼痛VAS评分≥4分;每次发作时间>4小时;年龄18-6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完成疗程者。

1.4排除标准

排除颅内病变;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病;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排除药品或酒精成瘾;排除孕产妇及哺乳期患者;排除其他证型偏头痛。

1.5评价标准

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其减半率;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中医头痛证候积分(肝阳夹瘀证)。

1.6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天麻止痛汤:天麻、钩藤、生地、石决明、山栀子、川牛膝、黄芩、益母草、夜交藤、朱茯神、全蝎、桃仁、红花。水煎取300ml药液,1.5d/剂,早晚分服,30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予西比灵胶囊,每晚口服1次,5mg/次,一个疗程计期30d。确保两组患者,均能完成30d临床治疗。

1.7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完成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对照

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均显著改善,两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减半率对照

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减半率均显著改善,两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疗程前后头痛程度(VAS评分)对照

两组患者疗程前后头痛程度(V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两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疗程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对照

两组患者疗程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及神经功能障碍,是一种顽固难治、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中医学把头痛分为内伤头痛和外感头痛两大类,内伤头痛多因风、痰、瘀等多种因素导致发作。本次研究涉及的是无先兆偏头痛,对应中医内伤头痛肝阳夹瘀证。

天麻止痛汤方中,天麻辛温,入肝经气分,为治风之神药与擅治内风的钩藤相配共为君药;石决明清肝平肝与川牛膝相配,可引血下行防止气血上冲,全蝎配合桃仁、红花,旨在针对性的驱除患者血络中之病邪,共为臣药;生地凉血养阴,可制约祛风药之燥性,黄芩、栀子清泄肝火,益母草活血利水降血压,赤茯神与夜交藤可安定被肝阳滋扰的心神,共为佐药。全方有补有泻,将中西医思维融为一炉,共奏平肝潜阳,解痉镇痛之效。

本研究表明,天麻止痛汤治疗无先兆偏头痛(肝阳夹瘀证)疗效显著,且在减少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改善头痛程度方面与西比灵胶囊相当,其对中医症候的改善优于西比灵胶囊,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