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续写必须是对文本的合理延续

2017-12-27王磊鸣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续写思考

王磊鸣

【摘要】《安恩和奶牛》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扬森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品,说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散心。应该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但结尾奇峰突起,耐人寻味,非常适合用来对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因此在本文教学临近结束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文章进行合理的续写。

【关键词】续写;安恩和奶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读完学生对《安恩和奶牛》的续写后,我产生了一些想法。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续写展示一下:

选文一

“对不起,很抱歉,现在要回去了谢谢你们。”安恩用诚恳的语气说道。她向大伙深深鞠了一躬,把毛绒针放进颜色褪得泛白的包里。解下拴牛绳抚摸一下奶牛身子,准备回去。

“哞……哞……”健壮结实的奶牛轻颤一下身子,发出了悠远深沉的低吟。阳光温暖地依偎在安恩和奶牛的身上。

“老婆婆……不……大婶,我对刚才的无礼,向你道歉。”刨根究底的买者惭愧地说道。

“没关系的,”安恩微笑着说,“让你误会了。”

“是我们误会了你,”死乞白赖的买者真诚地说,“我们用自己势利的目光看待你,这是我们的不对,我们从来没有像你那样重视动物生命的情感要求,我们只把它们当作自己的财富,你的仁爱如同天使,让大伙儿学到了很多,谢谢你,安恩。”

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肥硕的大手,扒开人群,挤了进来,羞愧地说:“我很内疚,不知该说什么。你……大 姐……今天给我上了一课,我想送你一头奶牛,让它们有个伙伴,能聚聚散散心……”话语未落,四面掌声扑面而来。

“不用了,你的心意我心领了!太谢谢大家了。”……

选文二

安恩老太太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了,人们就这样看着她一步一步地走了,一句话也没有说,就這样看着她离开了瓦尔普峡集市。走着走着,忽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是在叫她:“安恩老太太,等等我,您别走啊,我……”可是安恩已经走远了,她没有听见。

那个人一直跟着老太太,后面还牵着一头奶牛,气喘吁吁地跑着跑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村口撵上了安恩。

“这头牛送给您,让它们做个伴吧。”那人喘着气说。

“这样不好吧,我怎么能无故接受您的馈赠呢?”安恩老太太平静地望着那人,目光里有疑惑。

“我知道您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把奶牛交给同情它了解它的人,我放心,就让它们做个伴吧,这样您的奶牛也不孤单了。”看来那人铁了心要把奶牛送给同情动物的安恩老太太。

“好吧,真的要好好谢谢您,这样也好……我一定要照顾好它们。”安恩说话的声音有些发颤,她心想:还是好人多啊!

三年以后,安恩老太太又出现在瓦尔普峡集市上,这次她带来的是四头奶牛,哦,应该说是奶牛的一家:两头大的,两头小的,好不热闹。

选文三

听了安恩的一席话后,围观的人都很震惊,都用惊讶的眼光望着安恩。

而那个让安恩气愤的人很内疚,后悔对安恩说了那些不礼貌的话,毕竟她是个老人。他的脸羞得通红,然后快步走到老人面前,抱歉地说:“对不起啊,老婆婆,我实在不知道您是带奶牛来散心的,我真不该说那些话,让您生气了。没想到你是这么的爱这只奶牛。”说着,掏出了一些钱,“这些钱是给您的,请您原谅我!”

安恩似乎轻松了许多,微笑地说:“我已经原谅你了,但我觉得自己与这奶牛生活得很快乐,所以我不能收你的钱,只希望你能用这些钱来帮助一些需要他的人。”顿时,周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 声,而这奶牛也叫了一声,仿佛在为自己有这样的主人而感到骄傲!

我统计了一下,与这几篇续写相类似的,在班级中所占比例还相当之高。这些续写似乎体现了课堂的良好效果,但是掩卷沉思,我的内心深处不由得生发了这样一个疑问:这些续写合理吗?小说的结局真的可能如学生续写这般地发展吗?结论是:不可能。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点依据:

首先是安恩选错了地点。安恩将自己的奶牛带到集市上让它散心,这个地点的选择可以说是大错特错。集市虽说是大型牲口集中的地方,可是那些大型牲口可没有安恩的奶牛那样的好命,它们将要面临的是被买卖甚至被宰杀的悲惨命运。试想,在这种前提下,即便动物之间真能彼此交流情感,那些命运悲惨的牲口们又有什么闲情逸致来陪安恩的奶牛散心?说夸张一点,恐怕只能是“羡慕嫉妒恨”了吧。

其次是安恩对集市上的人也缺乏准确的认识。集市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充斥的都是些什么人?这是不难想象的。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是逐利之徒,又何必在这污浊肮脏、气味难闻的集市里待着?安恩的奶牛在他们眼中,恐怕只是利润的符号,而并非鲜活的生命吧。在这种情况下,指望通过安恩的一席话,就能让这些人幡然悔悟,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是安恩的理念在当时显得实在是太超前、太与众不同了。“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这一理念,现在当然已经广泛地传播,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恐怕还鲜为人知。从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来看,连人的生命都被任意蹂躏、肆意践踏,又何谈动物?作家往往是借作品中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我们当然更相信在当时就能具有如此高贵而又超前意识的是作者本人,而非他文中的这个普通农妇。倘若如此,作者当时恐怕也会倍感自己的想法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的痛苦吧。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篇小说绝不会向着学生续写的方向发展。

这一次的续写练习带给我很多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我们怀有多么美好的目标和憧憬,都绝不能脱离文本实际,包括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只有这样,当我们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时,学生才能对文本进行合理的延续。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续写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
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