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支个“招儿”

2017-12-27洪振波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招儿质疑能力语文教学

洪振波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贵有疑”的精神并掌握其能力是必需的。为此,本文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对具体的做法以及注意事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能力;重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标在总目标的设定下要求“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论述。这就为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实质是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对学生的这一能力培养切实落地,有必要对其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和途径等,有较为明确的

认知。

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对象和内容产生疑问是养成语文思维的第一步,或如亚里士多德和狄德罗所谓“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所揭示的道理一样,然后才会有韩愈针对“师者”所担负任务的经典论述“传道、授业、解惑”的发生和存在。而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疑问,借以凸显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理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将之具体化,并表现在课堂教学,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等大家之言,也形象地说明了,“疑”的学习心理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学习兴趣和心向、学习探究和活动等的启动效应。无疑,这种效应,会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促进学生在能力发展的问题上长久保持应有的可持续状态。

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基本实践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问、敢于问、善于问、乐于问并取得切实效果,需要一些基本的要件作为对学生质疑行为的支持。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2—15周岁之间,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高发展,并且经过数年的学习,表现在知识和技能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就使得多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而无拘束的。但要将这种活跃思维中产生或发现的问题表达出来,则要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持有较为宽容的态度,即便学生的表达看似荒诞不经,也不应进行任何形式的语言打击和否定,而只需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进行影响;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以取“亲其师”之效,然后学生给予教师的信息表达才会有密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自然,也就包括有学生的质疑问题在内。

其次,学生善于问(质疑),是因为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为达成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问”,结合具体实例给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如教学《散步》(人教版,统编本,下同)一文时,有学生发问:“为什么‘我和‘妻子在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时,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我和‘妻子,又都不是老人?”而教学《背影》一文时,也有学生发问:“既然是写父亲,就直接用《我的父亲》做题好了,为什么还非要用《背影》做題目呢?”这实际上涉及一个设问的质疑点的问题,即该如何设问才会指向所学对象和内容的核心,并借此来发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表达深意,即如前者是针对文章的重点字句,而后者则是围绕文章的题目一般。教学实践中,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关,可以设问的质疑点是很多的。如针对不同文章中类同内容的比较,又如对文章中反复出现内容的反思。

再次,要让学生感受到“问”中的乐趣。“问”中有趣味,问出问题中的趣味感受,学生才会愿意去问,有问的欲望好和行动力支持。如教学《木兰诗》一文,有学生发问“木兰作为一个女生,长期的与男性战士在一起,难道真的不会被发现吗?”这就涉及我国古代(南北朝时)北方战争状态下的战士的日常生活状态研究,这实际上是一个宏大的历史研究课题,虽远非语文教师的几句话可以解决,但可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相关资料找寻与研读。自然,相关的探究趣味体验也就会存在于探究过程中而肇始于最初的发问了。

三、发现并肯定学生质疑问难中的创新因素

作为语文探究的肇始和最直接表现,学生的质疑发问必是在经过一定的,或基于资料研究,或基于生活和知识经验,而作的思考之后的表达。这就使得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为支持的质疑表达中,可能存在某些或尚未被他人思考过的创新性问题。尽管这种所谓的创新性,在教师看来,早已为其他学生或往届学生所表达过,但就课堂活动中,该名学生的思维来说,它仍旧是具有一定的超越自身或班级内周围同学的已有思维和认知的创新性特征。因此,教师务必要及时抓住学生质疑问难中的“亮点”,而给予应有的肯定、表扬或鼓励。如教学《狼》一文,即有学生发问:“虽然文中作者认为狼是狡猾、贪婪、狡诈的,而屠户是聪明的、勇敢的;但换个角度,站在狼的立场上看,狼又何尝不是聪明的呢?屠户的表现,又何尝不是凶残的呢?”显然,抛开主流价值观,而变换立场来讲,这样说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而,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一定的肯定以作为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行为的尊重,是必要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深入认知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必要的。如此,在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会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庆玲.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15(13).

[2]赵慧.质疑问难——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

[3]赵东枝.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质疑思维能力[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9).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招儿质疑能力语文教学
墓葬防盗有妙招儿
鲜果出远门得用新招儿
31省份治“双超”如何出招儿?
招儿姐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