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热词“吐槽”的含义及其语法特征

2017-12-27张小会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义

【摘要】随着“吐槽”一词在网络以及在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吐槽”一词的意义和组合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产生了很多引申意义。本文就“吐槽” 一词的出处、意义和内涵扩展状况以及其语法特征等内容进行探讨,从而使我们能够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吐槽”一词。

【关键词】吐槽;语义;语法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吐槽”作为新兴的词语,在年轻人群体中使用的比较频繁,随着其使用频率的增多,其意义和组合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产生了很多引申意义。目前学术界对该词有了一些研究,但是对它研究的还不够全面,有关“吐槽”的数篇文献仅把它作为一个网络新词或外来词进行介绍和初步分析。为了使我们对该词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深入的认识,本文将对“吐槽”一词的来源、语义特征、形式变化及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吐槽”一词的出处

“吐槽”一词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呢?查阅文献发现关于该词 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吐槽”一词最早源于日语,指日本漫才(日本的一种站台喜剧,类似相声)里的“突っ込み”。日本漫才中一般有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比较类似于中国相声中的捧哏和逗哏。其中一个是故意装傻、犯低级错误的角色,另一个人扮演头脑清晰的正常人,扮演正常人的会用调侃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行为来指出并纠正那个傻乎乎的角色所犯的错误或产生的漏洞,两个人完成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叫“吐槽”。“吐槽”最早在中国台湾地区被翻译并通过网络传播,随后通过漫画、游戏社群等传播途径(如Acfun 和bilibili等弹幕网站)流行开来,并成为网络热词。第二种说法认为“吐槽”来自于台湾的闽南语,台湾的闽南语中有“thuh-tshàu”发音的词,该词的读音类似于汉字“吐槽、吐嘈、托臭”等的发音。该词作为台湾方言词,在闽南语里的意思为某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不迁就、不顺从朋友或同伴的意思来说话。

二、“吐槽”的语义及其内涵扩展

有关“吐槽”来源的两种说法都指向了“吐槽”的原本意味是指从说话一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缺陷或漏洞,然后对这个漏洞或缺陷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疑问或感叹,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幽默和诙谐的趣味。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例子来体味一番。

例1:旁边的某演员也忍不住吐槽:“我觉得他这次的角色诠释得很好,完全是本色出演。”

例2: 周冬雨吐槽马思纯重色轻友,两人互相吐槽的画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的“吐槽”,体现了一种机智、幽默和娱乐精神,体现出其原本的魅力。但随着语言的不断传播,人们在交流与使用的过程中给该词增添了一些其原本没有的意思,产生了一些引申意义和新的组合形式。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认为,抽象的意义观念往往说不清道不明,如果引用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意味,抽象的东西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吐槽”一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吐”字一般为吐出的意思,“槽”一般形容牲畜的食槽、碗,两个字放一起理解,会产生一种往别人的碗里吐脏东西的意思。这样的解释十分形象,在这里可以感觉出该词含有一种贬义色彩。吐是口字旁,也有说话的意味,如果吐出的是不好的言语, 那么“吐槽”一詞就会引申出抱怨、吐苦水、找茬、讽刺、揭露等含义。

(一)引申为抱怨、吐苦水、发牢骚

例3:爸爸对女儿不满意,女儿对爸爸也不满意,大家轮流 “吐槽”,吐完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然后就把平常很难解决的问题讲个清楚。

例4:美国《柯南脱口秀》的主持人柯南在节目上吐槽,称大鹏主持的《大鹏嘚吧嘚》的片头抄袭自己节目导致大鹏先生内疚,所以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

例3中的“吐槽”是爸爸与女儿互相吐苦水、道不满。例4中的“吐槽”是美国主持人柯南对自己的节目被抄袭而表达出的一种不满,所发的牢骚。这种吐口水或发牢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种讥谏、讽刺的作用。

(二)引申为找茬、挑刺

例5:她担心小纰漏引起大麻烦,网民吐槽的本事,她再熟悉不过。

例5中网友“吐槽”的本事,即指网友找茬、挑刺的本事。

(三)引申为揭露、揭穿、拆台

例6:葛剑雄在一次会议上吐槽了当年考研政治题提前泄题,从而使泄题事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例6中的“吐槽”是指葛剑雄揭露、反映某种不好的现象,属于中性词义。此外“吐槽”再引申的话也可以是对一些行为或事件发表的直接、犀利的评论。

(四)引申为批评、指责

例7:央视官微用预告悬疑的手法,充分调动了公众的兴趣与收看欲望,但最终播出的节目让公众异常失望,网友纷纷对央视的这种做法进行吐槽与指责。

例8:每年的春节晚会总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管是导演人选、演员阵容还是节目内容,都可能引起网友的点赞或吐槽。

例7中,吐槽与指责同时出现,结合语境,二者应为同义词。例8中点赞和吐槽同时出现,结合语境,二者应为反义词。从这些例子当中也可以发现吐槽的对象一般是人,但也可以是吐槽特定的事物、行为。

三、“吐槽”的形式变化及语法特征

(一)作名词

“吐槽”的本意是指从说话一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缺陷或漏洞,然后对这个语言或行为的漏洞发出疑问或感叹,而这个疑问或感叹往往带有调侃的意味,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幽默和诙谐的趣味,这里体现了它的动词性用法,但“吐槽”也可以引申为名词,代指调侃的内容。下面就是三个“吐槽”作为名词的例子。

例9:重庆公交建设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网友纷纷在“关于重庆公交的几条吐槽和建议”的帖子下面回帖。

例10:澳大利亚的一个女主播,最近穿了一件绿色套装主持节目,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转发吐槽。

例11:女孩转五万见网友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吐槽。

(二)加“的”作名词性短语

例12: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引发众网友热议,对于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网友们观点不一,其中不乏吐槽的——“怎么越往后面剧情越狗血?”

显然,这个例子中,“吐槽”后加助词“的”也可做名词性短语,“吐槽的”就是指发出调侃或疑问的人,即吐槽的人。

(三)作动词

1.动宾结构

例13:记者在南京南站进站口看到了几条长队,不少乘客吐槽车站“刷脸”系统太慢。

例13吐槽后邊直接跟“车站刷脸系统太慢”,构成动宾结构。

2.主谓结构

如例13主语为“乘客”,之后跟“吐槽”作谓语,构成主谓结构。

3.被动形式

“吐槽”的被动形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完整的被动句形式即有被动形式的标志“被”字后面加名词性成分,“被”字后面跟的是施事者,然后再加“吐槽”,如某明星的穿衣风格被网友吐槽;另一种是被动标记词后直接加“吐槽”,这种形式省略了施事方,如某明星的穿衣风格遭吐槽。第二种更简便,所以更常见。

(四)离合词形式

把原来的一个紧凑的词语拆开或在其中间、前、后加几个字,使该词语的结构变得较为松散的形式就是离合词形式。“吐槽”一词的离合形式变化分为两种,分别为离合形式和重叠结构。

1.离合形式。

例14:我确实不晓得怎么说了,这种心情憋在心里头太难受 了,只能随便吐个槽发泄一下了。

这些例子中“吐槽”中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吐个槽、吐一大槽、吐得一口好槽,这样的用法更活泼有趣,有生活气息。

2.重叠结构

如“吐吐槽”这样的说法就属于重叠结构。

(五)组合结构

例15:某编剧发微博感慨道:“我想写欢乐的吐槽风,可总是写成正剧的文艺风怎么办?”

除了上述例子中的“吐槽风”“神吐槽”“吐槽君”,这样的组合结构还有很多,比如“吐槽吧”“吐槽会”“吐槽专区”等,可以看出这些词组的一般构成都是在“吐槽”的前或后加一个单音节或双音节词,显示出“吐槽”一词灵活的组合能力。

四、结语

作为一个新兴词汇,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多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吐槽”由原意为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的较为单一的含义,逐渐引申发展出多重含义,该词的形式也灵活多变,尤其在组合方面,构词能力相当灵活。该词响亮、传神、形象,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字面理解进而学会,并发展出更多的引申义。它俚俗又充满时尚感,满足了人们个性表达的需要。但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吐槽”一词只是流行一时,还是越来越被接受和使用,成为汉语中一个重要的新词汇,还需经受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张恒君.“吐槽”正流行[J].语文博览, 2013(4).

[2]李爽爽.关于“吐槽”一词的形成及演变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9).

[3]刘子倩.“薄案”公开庭审幕后[N].新民晚报,2014-9-1.

[4]杨洪涛.点赞与吐槽[N].光明日报,2015-2-23.

作者简介:张小会,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语义
语言与语义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基于产品语义的调味瓶设计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V+X+算+X”构式的语义功能及语义网络——兼及与“V+X+是+X”构式的转换
“熊孩子”语义新探
语义交换对象在交换模型中的使用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