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7-12-27董俐君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学高职

董俐君

【摘要】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质,其不仅是提升学生文化涵养的基础前提,更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学校必须提高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其人文教学优势,以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基于人文素养的概念,重点分析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人物素养的培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职业学校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在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较差且文化素养较低的问题,因而使得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偏低。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高校院校就必须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

人文素养是指对于人性的推崇、对于理性的赞美、对于自由的讴歌以及对于个性的宣扬,其更加注重人类自我价值以及人生意义的实现。相较于科学技术或者设备的理性而言,人文素养更为重视自我价值以及人生目的的理性;相较于实用主义而言,人文素养则更为注重人类的精神自由以及理想追求,而对于五年一贯制体制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而言,其主要包括有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总而言之,通过高职语文课堂的人文素养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长为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一)转变人文教学理念

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语文科目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蕴藏着丰富多元的人文培养资源,是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高职学生实际的文学水平和个性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调整,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引入新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化遗产,从而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有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把握语文教材内容,并借助多样化的手段有效整合与语文相关的教学资源,结合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有机融入人文培养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转变自身的人文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学会以客观全面的角度看待目前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现象,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成长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深挖教材人文内容

高职语文教学教材是承载着厚重人类文化知识的核心载体,其中蕴含了古今中外丰富多元的人文知识以及道德情怀,通过不同形式和体裁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能从字里行间中深深体会到人文知识的魅力所在,而这恰恰满足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在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中,对高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文学知识,更要提高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将其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优秀文学作品的潜在内涵,通过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反复地研读,以此来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从而在把握作品脉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例如,在教授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时,教师可重点讲解其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不畏权贵的铮铮铁骨,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確的权力观以及金钱观,提升对于各种社会不良诱惑的抵制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在掌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并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另外,也应注重对于美的因素的挖掘,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解,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创新人文教学方法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人文培养内容,营造自由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更为多样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时间,通过适当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更为准确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深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领会文章的意境情怀,从而使得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也应积极创新语文教材的利用方式,借助具有丰富人文思想的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文知识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以此让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人文涵养。例如在讲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句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善恶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养成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同时,教师也应借助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例如在讲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时,教师便可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把握自身的前进方向,提升自我的道德情操,以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人文素养培养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职业学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职业学校必须提高对于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邵晶.浅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知音励志,2016(1).

[2]金月昌.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6(9).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语文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