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7刘文贤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刘文贤

【摘要】近几年,新课改大力推广,这使得教育体制得到了有效改进。与此同时,还面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众所周知,语文在高中课程学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外加该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其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本文将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民族和别的民族的主要区别是自身的传统文化,而不是经济和社会制度等。从本质层面而言,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认知、体会以及发扬,更是对世界的另一种品读和前人生活的思考。

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精彩纷呈,文化底蕴浓厚,利用中华文化渗透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他们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它涵盖本民族发展进程许多代表性、宝贵的文化,另外,它在某一层面上,还记载民族文化的主要发展史。高中语文教学借助传统文化渗透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认清中华文化,增加文化魅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不可避免会遇到晦涩挠头的语法学习问题,大多学生一般不喜欢相关课程学习。然而,若引入优美形象的诗词和寓言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改善语文教学质量。

(四)抵制不良文化

互联网技术的全速发展,促使人们接受着更多的信息,某些不良文化经由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在无形之中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这使得学生极有可能会遭受不良文化侵蚀。而高中语文教师利用传统文化渗透可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文化观念,增强判断能力,抵制不良文化,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二、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思想的具体应用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形成于义务教育之上,可拓展知识面,增强语言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前期阶段的语文学习,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鉴赏能力均有所提高,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重视并做好传统文化教育。

(一)创设文化情境

现下所用教材和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较多,大约占据五分之一,例如《师说》《论语》等。为此,在教材中探究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一般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传统文化熏陶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认清传统文化,并掌握文化导向,以此来选择适宜的内容。

我们应依照具体的教学需求,设立丰富形象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形式能够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吸收相应的养分,例如壁画和名言警句等。通过耳濡目染体会传统文化的根本内涵,还能够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二)通过品析增加文化魅力

汉字包含音、形、义这三个要素,其中文学作品彰显了作家的主要心声,它是文字语言和音节节奏的有效统一,大多情况下只有细心品味方可体会其中意味。同时,品味均能够提高审美情趣,让他们感受读书之乐。审美能力与审美情操还是评判学生是否能正常发展的基本指标。汉语言涵盖传统文化的主要精华,彰显着中国化的审美标准。以《诗经·关雎》为例,学生在诗的意境上有一定的认识,教师也应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话。显而易见,这并非单纯的爱情告白,还是传统文化标准的基本表达,淑女和君子是良配,美貌应和德才紧密结合,强调美和才。另外,对于《过零丁洋》提到的“惶恐滩头说惶恐”和“零丁洋汉零丁”,通过地名,表示诗人正处在危险的情境,让人惶恐与零丁,通过这一情境自然会给人一种失落感和悲伤感。

(三)重视延伸性阅读

延伸性阅读主要指代基于教材文本所进行的迁移,学生经由日常的学习了解汉语等相关知识,增强理解认知能力,再将上述这些作为深化学习的基本手段与基础,根据本文所涉及的作品开展进一步的阅读。以《林黛玉进贾府》這篇文章为例,可让学生阅读红楼梦,待学完《采薇》后可让学生探究《诗经》中的相关名篇。经由延伸性阅读,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理论知识,最终将语文课中零散的传统文化知识列到更加宽阔的背景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找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形成敬畏,以此来调动学习自主性,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主动钻研的探索精神。

(四)采用不同的传统方式

教师经由教学方法的改进,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兰亭集序》为例,教师可先利用课前预习任务传达来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随后通过情景剧来展现写作场景,以此来深化理解认知。另外,对于古诗词讲解,以《琵琶行》为例,教师利用某些描写手法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借此仿写小诗,进而可增强文化感知力。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传统文化,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融入传统文化,还可增加学生的思想认知,推动文化传承。而本文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探究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路,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朝晖.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7(25).

[2]张日辉.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12).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立项课题“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编号:GS【2017】GHB11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