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7邵婷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花苗语文老师

邵婷

【摘要】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

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接下来,我就结合陶行知先生关于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和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了解、改变创新教育观念是基础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这本书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认识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普遍存在于人类个体中,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一种潜能。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形成了这样的教育观念:学习是由老师的传授、学生的继承转变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领悟及创造;在课堂中,老师不但是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应从单纯的字、词、段的教学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

二、良好的环境,是创新教育的保证

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设计符合孩子这些特点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主动并且愉快地参与到这节课堂中来。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这样他们才会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充电,了解孩子的喜好,这样才能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不要让“代沟”成为我们和学生之间的绊脚石。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3课《燕子》这一课时,学生对燕子都有认识,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特征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踊跃地举手回答。有的说“燕子的羽毛是黑黑的”,有的说“它的尾巴像剪刀”,还有的说“燕子很可爱,我非常喜欢它”,虽然学生用到的一些词语没有课文中的那么优美,但是这时的课堂气氛是非常融洽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而且这些都是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的,在做一些阅读理解题目中,都会有这样一题“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那么我想,在课堂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提些与孩子学习、生活有关的问题,让他们都有话可说,这样不仅能增加孩子在课堂中的成就感,让他慢慢爱上语文课,也能进行相关的口语交际训练,一举两得。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里,我们总是看到孩子们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老师慷慨激昂地讲着课文,有时还会听到老师一味地问着:“是不是这样的啊?听懂了吗?”這样的课堂不仅埋没了课本中本身有趣味性的知识,同时也抹杀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堂课下来老师很累,学生真正学到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就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来设计各种问题或者是小组与小组中的竞赛,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利用自己在本课中学到的知识或之前所学的各种知识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小组之间的竞赛更是孩子们知识的碰撞,让他们在交流中擦出知识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的《金子》一课时,教学第六自然段时,文中说道:“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彼得会怎样用自己的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呢?让我们展开想象,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补写彼得辛勤培育花苗的经过,课件出示:

春天,细雨绵绵,————————————;

夏天,烈日炎炎,————————————;

秋天,凉风习习,————————————;

冬天,大雪纷纷,————————————。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我的提示,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季节来想象,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怎么才能培育好花苗。这样一个疑问,既缓解了课堂的气氛,又能让学生开动脑筋,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也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小组中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创设情境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头脑、双手、嘴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力求让学生处于头脑、双手、嘴等方面互动的状态。只有当老师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眼、耳、嘴、手、脑。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8册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樟树本身就有一种香气,而且能永久保持”这一点时,在课堂上,我就带来一些樟脑丸,让学生闻一闻,这让学生对樟树有更深的理解。再让孩子们从文中找一找,哪里能看出来这香气是永久保持的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眼、脑、手等,又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地理解,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要求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因为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只有以实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才属于创造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做到的是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花苗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可爱的小花苗
小花苗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