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辛苦终生事

2017-12-27马宏妹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语文教学

马宏妹

【摘要】“多读书,读好书”,這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明确提出的要求,同时都非常具体地推荐了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篇目。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名著阅读欣赏的要求,避免学生阅读欣赏名著流于形式,切实提高名著阅读欣赏水平,本文着重探讨了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关于名著阅读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名著阅读;想法和做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名著,据说名著是“人人都说好,个个不爱读的书”,我告诉学生“名著是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之后还能留下来的书”。它有经典的人物形象、有永恒的主题、能经受时间的考验。阅读名著可以提高学生感受文学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事实上名著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会对人的修养、素质,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名著阅读是不是仅仅局限于初中六册课本上名著导读的那几本书呢?我觉得阅读的面可以更广泛一些,如果农村初中资源有限,也可以班费购买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大家轮流借阅。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地区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更为合理、精细。不再是简单地背背记记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就给名著阅读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想谈谈自己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确实,名著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相比于名著,学生更爱读《故事会》《漫画》等娱乐性的、浅层次的书,更爱读郭敬明、韩寒这些人的书。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名著的兴趣,而不是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去被动地阅读就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

我记得有人教给我的育儿经验:“要善于给孩子做选择题。”比如不该问“你早饭吃什么?”而应该说“吃早饭,是面条还是稀饭?”所以我们不要问“你们喜欢读名著吗?”而要问“你们更喜欢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轻易不要否定孩子的阅读倾向是真的,记得去年一个学生和我讲:“老师,隔壁班的老师好变态啊,他把郭敬明文章中的病句搜集了三张幻灯片,批判了整整一节课。”老师本意是要引导学生阅读对他们有益的书,结果却使孩子产生了反感情绪。不可否认,这类的书能得到中学生的青睐,是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是不是就任由学生看这些无病呻吟对学生不起积极导向的书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和名著比起来,他们的作品明显少了大气和艺术性。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举办一场辩论会,将这类的作品拿出来讨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许效果要比简单的禁止好得多。

生活或教学中的一些契机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新《红楼梦》的演员人选引起热议时,有学生问我的看法,我告诉他们,想知道演员像不像书中的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去读《红楼梦》,自己去感受人物,然后再判断。热播新《三国》的时候,有学生周末看一点,我问他们你们知道小学学的《曹冲称象》里聪明绝顶的曹冲是怎么死的吗?新《三国》为了突出曹丕的野心,设计的情节是曹冲是被曹丕害死的,那么《三国演义》原著是这样的吗?关羽是被吕蒙杀死的吗?当时就有孩子说:我回去再看看原著。去年教《出师表》,有些学生觉得诸葛亮是“愚忠”,太傻了,这么聪明的人做了这么大件糊涂事。我顺势引导他们再读《三国演义》,因为初三时间紧,告诉他们读与孔明有关的重要章节,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写《千秋诸葛我来评说》,我欣喜地看到了他们稚嫩笔触下的思考;学了朱自清的《春》,顺势告诉学生朱自清还有写得更好的散文,我们可以读读《朱自清散文集》;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我们来读读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是非常棒的书……

二、指导学生名著阅读

只要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那么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那么,具体怎么去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呢?

首先,应该有相对完整的读书时间,比如学校统一安排阅读课,由语文老师进行阅读指导。当然,一周一节哪怕是两节阅读课远远是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在班级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家长也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当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时,自然会抛开电子产品,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部编新教材特别注重这一点,《朝花夕拾》需精读,《西游记》是精读和跳读,《海底两万里》建议快速阅读,《骆驼祥子》要圈点批注……那么,我们在指导阅读时就要将这些落到实处,不能一味叫学生读,却没有具体的读的方法。

对于如何更好地阅读名著,做读书笔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笔记看似繁琐,浪费时间,实际上好处很多。单纯的视觉上的阅读容易遗忘,而如果笔头抄录一下就加深了记忆。阅读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或者让自己有所感悟,这些想法转瞬即逝,如果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不仅记录下了自己的感悟,往往还能激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做读书笔记还有利于积累资料。有时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指不定就从平时的读书笔记而来。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摘抄、赏析、批注等,这些是针对部分语句或段落 的,还可以写读后感。长期积累下来,读书不仅是任务,更是乐趣了。

不少学生将名著阅读视作苦差事,也有不少老师头疼于名著阅读指导,我想,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名著阅读都应高度重视。“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只要坚持去读,名著必将使我们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我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和人格的陶冶,何乐而不为?阅读不仅是我们教学要面对的内容,也应该是我们自己终生要做的事情。我们应告诫学生也告诫自己,“阅读辛苦终生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语文教学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