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让语文阅读教学演绎精彩

2017-12-27郑祥生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探索

郑祥生

【摘要】体验性阅读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图通过身临其境感悟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本文把体验性阅读教学的理论分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语文教学为什么要重视体验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语文体验性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语文阅读;体验性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滿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品,来自于作者细腻敏锐的情感体验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它的产生也无疑留给我们后人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留待我们去体验作者的精神世界,去试图解开著作其中滋味。于是有了鲁迅先生说的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会看出不同的内容:“经学家看见易,道德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都来自于读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鲜活的个性,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可是,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依旧能看到,以教师为本,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牵”往往代替了“引导”,学生的独特感悟代替了老师心目中想要的“理解”。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谈不上文学语言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独特体验。

一、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中写道:“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可见阅读体验是学生走进文学作品的根本。语文教育家方智苑先生也说过:“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方教授的话一语中的地指出了语文阅读中体验的重要性。

1.体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经验。体验以经验为基础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重视了经验的传授和获得,经验与体验,就像事实与观点,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授的不应该是老师的经验而应该是让学生经历过程的体验。

一个人只有在实践探索中,才能更好地去体验和感受事物,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语言的交际和运用,更主要的是要从选文载体中体味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人类的精神道德、思考人类的文明进步,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砥砺自己的人格品质。要达到这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我体验,这样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2.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语文需要关注过程体验。语文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在选文上,不仅关注的是其“工具性”。更是从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其教育功能具有多元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更多关注的反而是语文“工具性”的知识。常常在不经意间,把复杂的文化内容变成简单划一的结论,对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的讲授,对过去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复述。简单地说,教师一般把“教”的方式简化为“结果”的告知 与传授。而很少考虑“过程”的设计和学生的体验。因此,我们看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些基本语文知识的习得可以说是扎实的,如一些固定的字、词、句、修辞、文学常识等。但是语言的表达与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却不尽如人意。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同时又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的载体。这些内容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

二、在体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观念,平等互动。要使课堂教学中学生放开,愉悦地进行探究体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尤其是课堂师生关系。这关系到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力度,及过程探究的效率高低,也就是师生应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参与学习,全力投入体验。平等、和谐、民主是课堂教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在这样的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学生淳朴可爱的形象,踊跃争辩的动人风采,使教师怦然心动、感奋不已。当然语文教师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从而引导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场景、教学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互助互学,取长补短。

2.修炼自身,提高素养。教育只能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这重要的一棵大树,教师的素养,决定了他启发、引导学生的程度。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场中,教师要带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与文本对话的感受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空间,完成一次真正触及心灵的情感之旅,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认识,新的体验。我们要有“大语文”的意识,引领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同时,语文教师要汲取丰富的文化文学营养,才能有较高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活跃、旁征博引,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把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思想精神的殿堂。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有杰.浅议如何让体验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

[2]周丽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体验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探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