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渗透和运用策略

2017-12-27陆慧甜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知识储备批注式阅读

陆慧甜

【摘要】批注,即是对文本的品鉴,多方位的阅读过程,也是读者的内化和运用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批注式阅读,既可以确立正确的目标,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导学生以课题、文章的中心句、重点段等,根据个人的不同阅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或疑惑。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中心句;过渡句;知识储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教学中,我们到底要把学生引向何方?有没有可能让我们的学生放开手脚更自由地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在语文教学引入批注式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在批注过程中提高了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水平,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尝到了阅读的乐趣。下面我就批注式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似乎也日益热闹起来。看似热闹讨论和交流的课堂,话语权仍然被老师所掌控。对老师接二连三抛出的问题只是做些浮光掠影的解答而没有深入的思考,学生只不过是在老师预设好的问题中去寻求答案。有的课堂借助多媒体,看似丰富多彩的课堂更像是一场预先彩排的表演,没有真正地沉入文本之中,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概念

批注就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一些感想、体悟、疑惑等以批语或者注解的形式写在文本空白处,这样可以帮助理解和深入地理解文本。“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等形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在文中动情处进行评点,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和文本共鸣,与作者共情。因此,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动态思维的过程。它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式,更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五年级上学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有一项“不动笔墨不读书”,而班里的好多孩子读书时没有拿起笔的意识,以至于多数孩子读书囫囵吞枣。虽然不能全盘否定,但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似乎是必然的结果。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渗透和运用策略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

1.清障式批注

学生一开始接触文本阅读时主要是圈画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要利用工具书、参考资料等理解,重要的可写在空白处,为与文本对话扫清障礙。读通课文,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整体感知课文,为更深层次的阅读做好准备。

2.体悟式批注

读了文章之后,即兴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中心,还可以培养他们敏锐的感觉。在学习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圈画出描写“儿童多”的词句,扣住一些关键的词句,反复进行诵读,批注体悟,细细体会儿童旺盛的生命力。

3.质疑式批注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时,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标题提出质疑,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在文中有疑惑的地方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质疑式批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才能让他们真正地走入课文,与课文和作者进行“对话”。在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学生在初读质疑,提出、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春光怎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呢?”然后在课堂中反复诵读、体会,从而提高教学效能。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1.抓住关键词,语文教学扎实而灵动

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可见,词语非常重要,它是构成文章最基础、最活跃的细胞,而词语教学对孩子一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课文中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理解整篇课文。我们在教学中对那些关键词语不要轻易放过,进行批注式阅读,让学生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

2.抓住意味深长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里有很多意味深长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能更深层地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学习《爱如茉莉》一文时,指导学生再读文本时,提示学生找出可以让人感受到“爱如茉莉”的词句,写出自己的感受,深入思考那株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经过阅读思考,对重点句子“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反复品悟,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深刻感悟到爸爸、妈妈互相照顾体贴对方的一片真情。

(三)批注的层次

1.首次批注

即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和整体把握,主要是对内容的概括和文章结构的梳理等方面。

2.再次批注

在首次批注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去阅读,对文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主旨的字词句等进行批注,这是更深层次的批注。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前期阶段,学生的批注可能会更多地倾向于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更多是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那么在进行二次批注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向品词析字和写作手法等进行思考,让学生思考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创设平台

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平台,让他们介绍各自的批注内容、方法,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的积极性。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知识储备批注式阅读
尝试批注式阅读 提高阅读水平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经验分析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