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017-12-27汪梅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用性创新性高中语文

汪梅

【摘要】语文的学习不难,但是想学好,考试得高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中生中流传,在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也表明多数学生并不擅长写作文,对作文持一种抗拒的心态。然而高中作文实际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正确看待。笔者在本文中将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予以高中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实用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对高中生来说简直是又爱又怕,爱的是该部分在考试中占比较高,如果作文写得好,那么便容易得高分,而怕的则是作文实在难写,而且在短期内不能提高,又很难找到提高的办法。所以,教师和学生对作文的重视相对比较低。然而,作文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有重要影响。在当前新课改下,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忽略了对作文的教学,那么其他学科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一、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作文教学的认识

教师良好的作文教学能力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以及总结能力、想象能力等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教师受到教学的压力,多数教师并不重视作文的教学。因为作文教学需要学生有较多的素材积累,且作文的提升可以说没有规律,甚至还不如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来得容易,所以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尤其是在县课改之后,高中语文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散碎,教师为了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点,可谓是争分夺秒,希望每一分都能使学生有所得。故而上课时对各种知识点的讲解较多,如古诗、古文的讲解,但是对于作文,通常只是讲解一下作文题目的写作方向,便让学生自己写,故而学生作文能力提升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学生对教师作文教学的兴趣不大

作文对于教师来说教学难度高,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不大。受到高考的压力,学生过多关注知识点的记忆,对于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关注度较高,对于其他的部分则重视度不高。学生写作文,多是在考试时必须写的,教师对作文的讲解,也多是对试卷的点评,很少专门开课来重点讲解作文,所以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更低,且受到环境的影响,学生也认为作文在短期内不能提升。当然,这一方面是学生自身认识度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本身的作文讲解方式难以抓住学生的眼球,故而学生对教师作文教学的兴趣不大。

二、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分析

(一)对高考的实用性

从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方面来看,最主要的一点实用性是对高考有较大的实用性。虽然新课改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不可否认,“唯分数论”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尤其是作文占据高考语文试卷中较大的分值,写好作文,则有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从另一方面来说,高考通常具有时间限制,需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理解考题的关键点,并作出一篇文章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作文教育时,必须要教会学生一定的作文技巧。如对记叙文的写作,必须要构造合理的结构,对于文章的开端、高潮、结尾应该怎么写,如何把握才能使结构更为紧凑,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论文的写作。

(二)对书面表达能力的实用性

作文的写作需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同时在时间限制下还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构思出一篇良好的作文来。在构思完成之后,还需要学生利用語言组织能力,对自己所构思的文章通过文字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完成一篇良好的作文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了提升,尤其是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得到提升。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教师也应当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能力、想象能力等,完成一篇文章。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如学生的文字必须工整,学生要充分利用一些排比句、比喻句等来为文章增色,即便本身没有较多的素材,也能使文章写得花团锦簇。

三、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多方面阐述观点

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实际上,实用性与创新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强调学生思维的发散,把握作文的题目以及观点。同时,还能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教材来进行作文素材的归类。这可以极大节省学生的时间,尤其是高中生,没有较多的时间阅读其他素材,故而可以发散思维,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如《沁园春·长沙》可以体现出人的“责任与胸怀”,《大堰河——我的保姆》则体现了“真爱与感恩”,《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则是“学识”的素材,而《烛之武退秦师》则表现了一种逆境中的坚持。通过这些创新,使学生作文素材积累提升,在写作文时有素材可用。

(二)教师改变赏析评论方式

传统情况下,教师赏析评论方式多是看这篇文章的优美词句运用、这篇文章所包含的学生掌握的文学水平等,然而作文写作中,最重要的却是文章的“立意”。文章有好的立意,则文章便有可读性,所以教师应当改变赏析评论方式的方式,多鼓励学生,使其进行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作文水平。

四、结论

作文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当前学生不爱写作文的状态需要调整,故而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具有极大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本文对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希望可以予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黎彬彬.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 亚太教育,2016(14).

[2]杨康昀.试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常用的“八法”[J].才智,2016(8).

[3]杨俊利. 浅析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变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实用性创新性高中语文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