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乡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12-27林珠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能力的强弱将影响学生有效学习、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等方方面面。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乡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偏低,令老师迷茫、学生信心不足。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从教学观念、模式、方法等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循序渐进,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提高乡村小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主体作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将影响学生有效学习、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等方方面面。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试卷命题不断完善,语文课程的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又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乡村学生阅读能力不高,造成成绩不理想。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在乡村学校,“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很少,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其二,学生缺乏閱读兴趣。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物质丰富,各种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手机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小学生沉溺于动画片、玩游戏,对阅读缺乏兴趣,导致阅读能力不高。

要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乡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笔者认为要着力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教师不断提高自我,采用有效教学模式

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大力实施“开放、自主、探究”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乡村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上可以具体采取以下做法:

(一)把课堂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安排充足的时间给学生独立阅读,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间引导学生。其次,教师要营造良好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阅读时敢于提问,最后分组讨论,解决疑问。在解决疑问时,不追求统一标准答案,放飞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表达其想法,只要说的有道理,即使他的理解是钻牛角尖的,甚至偏激的,都给予肯定。我在教《少年闰土》一文时,在探讨闰土是个怎样的人时,曾经有个学生没举手就大胆说:“闰土是个坏人。”我的第一反应是他在拆台呢,略带严肃地说:“这位同学你怎么会认为闰土是个坏人呢?”他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小鸟吃害虫,保护了庄稼,我们应该爱护小鸟。冬天,是小鸟最困难的时候,闰土没有帮助它 们,反而诱捕它们。难道不是坏人吗?”他的见解虽然偏离了作者的原意,我还是表扬了他敢于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故事人物持有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思考中得到提高,而不是老师填鸭式强灌硬塞进去的。

(二)循循善诱,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课前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边思考边阅读。如在上《金色的鱼钩》时,我先问:“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些问题正是课文的切入点,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继续引导学生:感受最深的是哪部分?有什么感受?当学生谈到感受最深的是“硬咽草根、鱼骨头”时,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部分最令你感动?哪个词触动了你的心?当时“我”的心情怎样?你体会到老班长什么品质?这节课,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全部思绪投入到课文当中,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并深深地被老班长舍己为人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取得十分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方面着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导语是这门艺术的序幕,它关系着能否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在授课时,以精彩的开场白,有趣的话题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在讲《猴王出世》时,我这样引入:《西游记》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你知道孙悟空从哪来?又是怎样成为美 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巧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文内容大多生动有趣,再加上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创设情境,以“趣”激“趣”,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教《笋芽儿》时,巧妙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神奇的动画世界:

笋芽儿在春雨、春雷的呼唤下苏醒了,扭动着身子钻出地面,看到了春风吹绿了柳树,桃花笑红了脸,燕子叽叽喳喳地唱歌。多么美好的春光啊!笋芽儿兴奋地脱去一层层笋衣,渐渐长成健壮的竹子。这个片段中,先后配上春雨沙沙、春雷隆隆、燕子叽叽喳喳和笋芽儿说话的声音。学生一下子就被这奇妙的动画世界吸引了,水到渠成地产生对阅读课文的渴望和兴趣。

(三)开展竞赛,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多读课外书。如何激发乡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小学生天生爱表现爱表扬,在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豪感和成功感,这种感觉越强,兴趣就越大。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不同类型课外活动,由易到难,如讲故事比赛,快乐阅读比赛,读书讨论会,不论取得好成绩还是有进步的,都给予表扬,让学生在得到肯定和表扬中尝到快乐,树立自信,从而培养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创新,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乡村学生阅读兴趣,就一定能提高乡村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林珠,1972年生,女,汉族,海南省文昌县宝典村人,大专,广东省云浮罗定市素龙中心小学校本部,小学语文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