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高中作文教学更有效?

2017-12-27顾雅芳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序列化针对性有效教学

顾雅芳

【摘要】面对高中作文教学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问题,增强有效性是其最需要重视的要点。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生活化、序列化及针对性的作文指导,并注意渗透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在写作上得到乐趣、获得进步。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教学;生活化;针对性;序列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考中几乎占半壁江山的作文,是许多学生最想拿高分,却又感到最难提高的。对老师来说,也往往是最想对学生进行指导,但又觉得无从着手的。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是师生的普遍感受。这带给了语文老师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我们可以在作文教学中采取措施,注意作文指导的有效性——进行生活化、序列化、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更有抓手,让作文教学更有效。

一、引进源头活水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的作文内容应与个人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家庭到学校,从社会到自然,但在现实,学生的作文往往是一凑、二抄、三套,“手上有笔,胸中无货”。缺少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学生的作文就只能在“假”上原地踏步,鲜有成效。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生活。

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过程中,我给学生布置过这样一个作业: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家人进行交流,请他们谈谈自己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二事,并摘录在本子上。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因为孩子总是对长辈的过去充满了好奇,又传递了一个信息:生活中处处有风景。周一交上来的作业果然让人眼前一亮,学生不仅写得认真,更是写出了许多平时常被忽视的琐事,写出了真情。有的写幼时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总打瞌睡,父亲就一只手扶着她,并不时把她叫醒;有的写下了爷爷奶奶当年的青涩爱情;有的写父亲外出闯荡的艰 辛……有一位孩子,将他爷爷的讲述转换了一下视角,放在了后来自己的作文中: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爷爷带着李小郎在门前的河边散步,柳絮在阳光下像雪片一样飞舞。爷爷牢牢地握着李小郎的手,在河边的石堤上走着。白色、褐色、黑色的蝴蝶在他们身边飞过,李小郎转着他的小脑袋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只让他想起了京剧里的大花脸,那只记起了家里的虎皮猫……在一丛夹竹桃边,爷爷摘下一片叶子,折了几下,放到嘴边,吹出了清脆的声响,惹得小郎咯咯直笑……”

我还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随笔,体裁、字数不加限制,可以写人、事、景、情,但必须是自己的,并在周六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小组互相阅读、点评。让学生在对生活的敏感中积累素材。

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我着重在两个方面花了较多的功夫。一是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读一位名人传记,要求尽量选择哲学家、学者、作家等文化名人,并进行摘录。让书本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名人的事迹可丰富素材积累,名人的思想可提升学生的思考境界。在后来的学生习作中,就出现了许多新鲜的论据精辟的见解。有一位学生就在他的作文中多次提到“静澹真人”,并以她的故事来构思文章。二是注重“时评”的写作指导。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并对此进行思考。

在写作教学中,将生活引入作文,将时事引入作文,将文字引入作文,既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有的方能放矢

所谓“有的放矢”,就是要求教师的作文教学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整体情况,针对学生个体情况,针对课堂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整体情况,就是要了解该班学生整体的作文水平,作文写作上的主要问题,知道学生作文的弊病在哪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我近三年带了三届高三,明显感觉到每一届、每一班学情都不一样。2014届是理科尖子班,学生的作文整体训练比较到位,而且作為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作文整体布局和构思都较好,高三的作文训练就放在局部的优化和升格上,在作业布置上更多侧重于片段练习,如开头和结尾、观点的阐释、道理论证的展开、比喻类比论证的使用等。2015届虽然也是理科尖子班,但学生作文的整体感不强,素材积累较少,作文训练的重点就落实在积累和使用素材及作文的整体构思上。特别在构思上的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议论文的逻辑性,在作业布置上更多侧重于整体性,多为列写提纲、修改提纲、修改作文等。素材的整理积累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但要注意适量,且每周检查,好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做到“胸中有甲兵”。2016年带的是文科班,学生的思维偏向于感性,文笔也较流畅,但缺少理性的逻辑思考,因此在进行逻辑训练的同时,要注重记叙文写作和议论性散文写作的练习,以发挥文科学生的

优势。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思想、特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不能千篇一律要求学生都写同一类文体。而前提是要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尽量多地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体:记叙文、散文、杂文、驳论文、时评,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并在之后的不断写作练习中熟练技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去年班里有一位男生,写议论文、记叙文永远只能在“四类下”(这是江苏高考作文的分类,四类作文是在42—49之间,四类下就是在42—45之间),在进行议论性散文的写作训练后,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写法,每次作文得分都能有所提升,在三模考试中他拿了65分的高分,极大激发了他的写作兴趣,在最终的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尊重学生的水平差异,布置的作业要体现分层的特点,对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达到规范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即可,以50分作为达到的目标,目标太高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提高。

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就是课堂作文或课外作业都必须在课堂作文指导的前提下进行,并且是对课堂指导的有效训练,趁热打铁,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循序中渐进

杜威说过:“连续性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作文教学要有序列,作文指导也应有一定的序列。所谓“序列”,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是三年高中作文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高一记叙文、高二议论文;从小的方面讲,也可以是对某一个作文训练点的系列化。

议论文训练序列从高二开始,高二上学期侧重论点、论证和论据,下学期侧重思维训练;高三上学期注重写出亮点,下学期为高考做准备,准备独家素材,设立行文路标,巧拟题目。整个序列由浅入深,并以导学案的形式展现,有范文,有规律总结,有仿写练习,既便于师生的操作,也体现了评析——模仿——改写——借 鉴——博采的能力培养过程。

从某一点的作文训练来讲,更要求教师指导到位,学生的作业练习扎实到位。而这就要求教师的指导和作业也要呈现序列化的特点。比如在进行议论文递进式结构训练的时候,我就把作文指导分成了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供优秀学生习作四篇——《“沾光”浅论》《茧外茧天外天》《请做一只“懒蚂蚁”》《平凡之路》,让学生进行思路梳理,并思考其构思特点。第二天课堂师生进行共同探讨,总结出议论文递进式结构的特点。

第二部分,提供四篇学生优秀作文的提纲,请学生指出其行文特点。

第三部分,教师给出作文材料,请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提炼观点,并拟写提纲。第二天课堂共同讨论,课后再作修改。

第四部分,限定时间,在一小时的时间内,依据提綱,完成整篇作文的写作。

在经过这样一个系列的对点训练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议论文递进式的基本写作技能了。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多个训练点,对于老师来说便于指导,能将问题讲得更清;对学生来讲,更有利学生从模仿到内化过程的推进,不仅减轻了学生作文的负担,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文的特点,在写作时更有抓手,令作文教学更

有效。

对于高中作文教学来说,有效性应该是其最需要重视的要点。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生活化、序列化及针对性的作文指导,并注意渗透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在写作上得到乐趣、获得进步。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序列化针对性有效教学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Java 反序列化漏洞研究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Java序列化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