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语文教学

2017-12-27张玉华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语文教师

张玉华

【摘要】有效教学的理念也渐入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变自身角色,重新塑造教育与求知的关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的效益,关注教学的优化与目标的有效。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視课堂,重新塑造教育与求知的关系

学生的成绩为何在一段学习后不进反退呢?有的刻苦学习反而不如不学习的呢?诸多问题的出现也许唤醒了我们老师的“苦口婆心”。学习不是简单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止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起于提出新问题,长而久之,学生缺乏一种创新意识,也就丧失求知的欲望。而把学习仅仅看成是一个作业重复的过程,甚而发展到应付或抄袭了。其实,语文是最美的语言艺术,仁智各见,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话、敢于发问,就是一个很好的自我锻炼、自我探究、自我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以对错或好坏来评价,更应该以情感和语言丰富与否来评价。这样,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表达新颖的观点,同时就将学习的意识和领域扩大了。学习的兴趣怎能不浓厚呢?

二、转变角色,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自身转变角色。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具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关注可测性或量化。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种大局观念,重新定位或转换与学生的关系,传统的教与学的单向被动关系应该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是为了不教。现代科学知识多而变化快,尤其是语文博大精深,仅凭课堂四十分钟是不够的。而讲授的时候有时又担心讲这丢那,越讲越多,让学生全然变成了“留声机”,陷入了一种被动听讲与记录的境地,甚而有的学生一天课上过仍一言不发。老师以为讲得很精彩,很生动,但一次练习或测试后,面对学生的试卷又满生恼 怒。为什么反复讲的还不对,还不会呢?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

三、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的效益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传统教学中,我们只注重教的质量,教得好,讲得生动就是一节好课、一位好教师。其实,知识是讲不完的,真正的学习应该在课堂外。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也是这样,教学的成败与否,或说教学的效益如何,不能仅以一节课、一次考试来评价衡量。学生的需求才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要讲什么,就能讲什么,这才是效益。每节课后,我都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具有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我的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怎样接受了我的这节课?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又会怎样组织?坚持写教后反思与自我评价,保证以后的教学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才不会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什么也没有学到。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真正地落实每节课的教学效益与效果的自我估评。同时,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学习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思路;多向年轻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态度和创新思维。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确保高效的教学。这样,面对课堂,才会随心所欲而有效。

四、巧设环节,关注教学的优化与目标的有效

教学的有效主要看落实,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堂。课堂教学环节的取舍安排就自然成为教学优劣的标准。平时教学中,总会遇到“课前准备了很多,走进课堂很快讲完”的尴尬;也会碰见“课前准备很好,课堂却越讲越多”的困惑。其实,这就是教学的优化与目标的有效二者如何把握的问题。课堂的尴尬或困惑并不是课堂自生的,问题恰恰出在课前的准备上。我们平时只是以自己的教学计划来安排与组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与班级的差异,教学的既定目标与有效的课堂有了变化。结果走出课堂反而比走进课堂更加忐忑与矛盾了。

经过反思总结,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是课前准备不充分,也不是学生学习不积极,而是教学目标的有效与否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做到优化设置。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求自己作好“三备”“三准”“三要”。“三备”,是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尤其备好学生。在课前,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组织备教材,把教材的内涵与学生的情感或内心连接起来;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活动,调整教学环节,使教与学更紧密,更具体而统一;课后及时分析学生学习动态,做好问题具体辅导环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根据作业批改情况和存在问题调节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三准”,是指讲解准、训练准、反思准,尤其训练。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目具有层次性,联系具有针对性,训练具有及时性,让学生课堂问题决不留到课外。课堂留出充足时间给学生答疑解难,或者设计小练习,实施课堂量化教学。“三要”,是指重点要明确,方法要具体,情感要实在,尤其方法要具体。课前明确教材与文本的三级目标,重点教学内容写好教案。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互动,做到心领神会。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习惯,发展了能力,做到优化或最佳。根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具有层次性与难易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的思想贯穿与教学方法实施的整个课堂,不脱离学生的实际,也不违背教材文本的初衷。教学方法的选择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关注能力要求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崇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当代教育科学,2011(4).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