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为本高效课堂

2017-12-27黄景艺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作文教学有效教学

黄景艺

【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有效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读写”结合、“素材积累”、“方法”提炼等方面,阐述了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生为本;作文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以生为本”,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的有力保障。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深入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形态,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不知如何写的问题十分突出。课堂上缺乏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写作技巧,僵化的作文教学,进一步要求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有效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笔者看来,坚持以生为本,搭建高效课堂,应切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读写”结合,强化学生练习

“读写”是语言课程的主体,写作的开展离不开阅读,相互之间的有效结合,对于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起到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读文,丰富书面语言,了解文章布局,清楚篇章结构,“读”成为学生写作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高效写作课堂的构建中,要坚持“读写”结合,在强化练习中不断地习得写作知识之时,并应用于实际写作之中。

从实际来看,教师将“读”与“写”过于分离,导致了学生在“读”的知识获取之下,只是机械性简单的练习,知识并未得到有效内化。为此,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读”的自主实践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规范语言表达,懂得如何去更好地谋划布局,让文章更加完整、结构合理。例如在《美丽的大兴安岭》的阅读中,文章结构采取了“总—分—总”的布局,行文词句优美,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将大兴安岭的“美”描述得真切而富有趣味。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可以懂得“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如何布局,如何在“分”的部分中抓住“物”的特点,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写作,以提高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因此,学生要善于“捕抓”,更要善于思考,能够在阅读中更好地习得写作知识,并运用于实际的写作中。写作是一门知识丰富的课程,学生要在课堂阅读中懂得“读写”结合。在自主“读”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自我思考、汲取的空间,提高教学质量。

二、强化“素材”积累,丰富写作内容

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缺乏,在写作中往往出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为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丰富写作内容,让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有事可说。小学生个性活泼,对事物好奇心强。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一肩挑”的教学方式,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懂得分析,善于表达,能够在课堂学习中,积累素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点对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尤为重要。

当前,人教版所选文章具有很强的典范性,且文质兼美,这可以成为学生积累素材、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好范文。为此,从教材入手,立足语文课堂,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及动作神情,去刻画人物的特点,让人物有血有肉,让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在《第一场雪》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用多种感官、丰富的情感去描述大自然,去阐释其背后蕴含的深意。

立足教材,延展写作教学,是构建有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的“素材”得到丰富,在写作中更有话可说,更有故事可讲。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在于拿着笔无从下手,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得,从教材素材中走出,走进写作课堂,让学生所写的内容更加饱满,更加贴近生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生本”理念的践行中,让学生自主实践应用素材,习得良好的写作技巧及心得。

三、提炼“写作”方法,激励学生创新

习得良好的写作方法,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基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提炼“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立足教材、结合生活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转变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式教 学、翻转课堂,强化教与学的互动性,强化写作课堂上师生的情感沟通,引导学生善于“加工”,凝练情感元素;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敢于去创新,能够在真情实感的流露中,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更喜欢“按部就班”的写作,依照套路来的简单写作,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写作创新是有效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写作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空间,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没有束缚,而是更自由的情感表达。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拟题,减少“命题”式作文对学生的束缚。学生在自主拟题的框架下,作文思路更加开阔,有更多的事与物可写,并有创新元素的融入。

总而言之,小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学習的基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优化与调整,应着力于“生本”理念的践行,搭建高效课堂。在笔者看来,有效作文教学的实现,着力点在于坚持以生为本,通过“读写”结合、丰富“素材”、提炼“方法”,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作文课堂的教与学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苑斌.小学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途径研究[J].少儿科学周刊,2014(5).

[2]张计兵.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方法[J].亚太教育,2016(9).

[3]纪学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神州,2017(12).

[4]杜春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2016(4).

[5]陈小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作文教学有效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