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探究

2017-12-27曾莉红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农村小学

曾莉红

【摘要】新课标的出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的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各方原因,在农村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课前预习这一环节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而且教师依然惯用传统的教育手段,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为了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预习指导,关切新的教学理念,以此达到新课标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跟孩子们聊天时知道,近年来,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这部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缺失严重,这种家庭的孩子在对待知识、学习的品质和主动性等方面与正常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甚至还染了一些恶习,家长监管乏力,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针对农村孩子一系列的特点,现阶段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课堂效率较低,而其中教师没有真正将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重点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课前有效的预习不但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传授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尤为重要。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课前预习有什么意义呢?同时要怎样做才能真正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课前预习的意义

首先,古人曾经说过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说明了课前预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预习过程从形式上来看,也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相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就相当于教师在讲课前要备课,校长在开会发言前要备稿一样,对于后续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所谓预习,指的是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前提下自主性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独立性。从预习的作用来看,有效的预习可以很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新课标中提出了在教学中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过程中由于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可以在预习中自主地完成教材内容的理解和看法,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查漏补缺,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二、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预习者,方法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方法,做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一)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教授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是为了让学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复习中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如果忽略方法的重要性,势必会让学生的复习变得事倍功半。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了解预习的方法和步骤,切记不能让学生在没有掌握预习方法时,进行盲目的预习,那样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还浪费了学习时间。首先,学生在预习中要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通读,对于课后的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然后标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值得鉴赏的段落。其次,在做了以上步骤以后,要对文章进行细致的解读,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做简要概述,同时对于文章的写作技巧加以注释,将文章中用词优美的段落进行标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学生要将文章中好的段落和修辞手法做好笔记,把其中的问题相应地记录下来,待课堂上教师一一讲解,加深印象,这样有方法、有技巧的预习过程对小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也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从同学的姓名中识字,刚入学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颇感兴趣,对同学的姓名更是急于知道。开学初,老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里跟爸爸、妈妈把自己的姓名写漂亮,并且做一张精美的姓名卡,在同学中展示、交流,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新同学的名字,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字,并减轻了自己分发作业的工作。在教学中,我常常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进行识字。让学生根据实物认字;还通过各种标牌、食品包装袋识字;从电视、报纸、杂志上识字……定期给学生课外识字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在全班同学面前,将自己近期在生活中所认识的字,通过进行“识字大王”比赛展示出来。这样既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也促进孩子识字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主动预习,选择预习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最初始的阶段是拼音的教学,因此在课文的预习中教师大可放开对学生的管束,让学生自行进行預习,因为对拼音有所了解,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不认识的文字进行拼读来完成课文的预习,这样就巩固了学生对拼音的掌握程度。另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也是在慢慢增强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预习中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预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将预习的内容分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选择预习板块,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如果在预习中教师一味地强制性要求学生必须预习哪些内容,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效率都是不利的,而且还会打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预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也可以安排一些难度适中的,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将“要我学”改为“我要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夜宿山寺》这首古诗时,要求学生既要熟读,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后要背诵。因此,教师可以将预习分为熟读、背诵、课后问题的解答三个环节,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预习。

(三)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的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高效的预习也是要讲究策略的,在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时,教师也要讲究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兴趣,提高预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虽然在教学中有不少关于预习策略的研究,但是最终没有一套完善的预习方法,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策略对于预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预习中,教师一定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例如学习“八”字,编出“一撇一捺要分家,两画写成八八八”;学习难记的“燕”字,可以编出“草字头要封口,北字中间一张口,四点底来下边走。”这样通过学生动脑、讨论而编出的顺口溜,不仅容易记忆,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成就感,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同时要求学生预习生字时,可以编顺口溜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使他们自觉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一节课的结尾,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下一课的内容做一个引导,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内容的预习中。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草》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了解过白居易的诗呢?大家知道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吗?大家想不想学习白居易的诗呢?”等问题,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四)对于预习结果,做出完善的评价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学习,学生都希望让老师看到自己的努力以及得到教师的奖励和同学羡慕的目光。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完善的评价,以此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比如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是希望有表现的机会的,在预习过后,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的提问,用心预习过的学生一定会胸有成竹地进行抢答。因此,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并及时做出评价和鼓励。同时对于评价体系的完善,教师可以将学生预习的情况作为对于学生整体考核的一个环节,以此激励学生更加主动认真的进行预习。或者在预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预习的结果留痕,以笔记的形式上交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预习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预习效果,提升课堂效率,这个过程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慢慢探索完善达到的结果。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树立预习有用的意识,让学生对于预习环节加以重视,在预习过程中教授学生预习的方 法,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并且对评价体系加以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形成语文预习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海燕.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研究[1].山西教育,2013(5).

[2]肖霓.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J].素质教育,2013(10).

(編辑:郭恒)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农村小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绘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低年级语文课堂应当重视信息媒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