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名著导读课堂教学

2017-12-27黄荭玥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语文教学方法

黄荭玥

【摘要】读与写一直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两大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读的积累与要求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课标中总是在极力倡导读书。然而,新一代少年陪同其长大的多是“动漫”,与名著的距离如此遥远,如果没有人给他们阅读指导,就没办法激发他们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所以,即使教材中已经列出每个学期要阅读的名著,老师也非常认真地布置学生去阅读,但是几乎没有太多的成效。基于此,老师的“导读”显然非常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名著导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导读”指在学生没有接触或没有深入接触到名著之前,对其进行阅读指导,以激发阅读兴趣,从而掌握阅读方法,把握作品内容,体会名著精髓。课标中在倡导读书的同时,也要求加强对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名著导读”课型的设计与推广势在必 行。下面,我以《昆虫记》为例,浅谈一下如何进行名著导读的课堂教学。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是如何激发。名著中的生活和学生现实中的生活往往相差较远,因此,让名著中的生活与现实中的生活对接,拉近彼此的距离,直接深入名著生活中,感受更多丰富的生命体验,学生便不会再对名著望而生畏,甚至是会感到亲切无比的。因此,我为《昆虫记》的导读课设计“情境导入”,播放“虫儿飞” “虫鸣”的音乐,以“听听音乐中有哪些声响”导入,学生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了,仔细聆听,渐渐就会进入“昆虫世界”中。接着,我说:“有一个人能听懂昆虫的语言,和昆虫作伴、与自然同行,把观察到的昆虫的习性、生活写成了一本书,叫做《昆虫记》。”这样学生不仅进入了情境,而且对《昆虫记》这本书也有了点了解。

二、认识世界

阅读,本身就是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读一部名著,能读到些什么?该怎么样去读?我认为,一部名著要读人物,要读事情,要读特点。那么,在《昆虫记》中,就是读那些昆虫,读昆虫的特点。在这一点上,我对学生阅读的要求非常自由:范围不定,形式不一,只要求在课堂上给大家介绍一种昆虫即可。课堂上学生呈现的方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其中有制作知识卡片、有浏览文章、有阅读目录还有阅读前言序言等。在这样的环节中,有的学生准备的材料自带图片或是视频,尤其在播放“圣甲虫搬运粪球”那一段,我让学生对观察到的圣甲虫进行描绘,学生观看圣甲虫笨拙又执着的情态,个个忍不住笑起来,在描绘时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我趁机出示法布尔的描写,让学生进行对照,从而发现作者观察仔细,把不起眼的小虫子写得那么有趣。这里,我没有刻意去给学生讲一些阅读方法,而是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渗透了能力训练,如概括故事的能力等。

三、鉴赏语言

阅读名著,仅仅认识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学会对名著中语言的鉴赏,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使自己的文字更出色。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阅读名著的原因。名著一般都是鸿篇巨作,谈语言鉴赏,该从何说起呢?在这一项活动中,我给学生圈定了阅读范围:教材中学过的《绿色蝈蝈》一文以及新语文读本上节选自《昆虫记》的几篇文章。我让学生对其中精彩的片段做点评、写赏析,学生在勾画精彩句子、精妙词语中感受着作者形象的描写,我趁机点拨,学生感悟到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善于使用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语言。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读书笔记交流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谈着自己对文章精彩部分的鉴赏。其中,还有几组成员采用了对比的方式,立足于绿色蝈蝈、萤火虫、夜蛾、黄翅飞蝗泥蜂这四种昆虫,将《昆虫记》中法布尔对这几种昆虫描写的文字与百度百科介绍它们的文字进行比较,开展了一次深刻的探究,并在语言风格、细节描写、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精彩片段的赏析品读能力得到了训练,相信他们会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运用起来。

四、感悟主题

巴金說:“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昆虫记》是一部科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因此,在法布尔的语言文字中,除了准确详细的科学记录,更重要的是,他让读者看到了人文关怀。在这里,我精心挑选了“飞蝇掠夺隧蜂”以及再次出现的“圣甲虫搬运粪球”这两段文字,让学生读后用心思考并谈谈体会。“多一只少一只隧蜂,对世界的平衡无足轻重。然而太遗憾了!以各种名目从事掠夺,已经成为芸芸众生之间的既成法则……”“人类创造了战争这种能将人大规模杀死的艺术”“昆虫埋藏了小粪块,日后将有一簇禾本植物因此而长得油绿油绿。一只绵羊经过这里,将这青草叼剪而去。结果,羊的后腿长肉了……食粪昆虫的工业,最终转换成我们餐叉上的一口鲜美的肉。”学生在读完这些语句后陷入了沉思,我感到很欣慰,人与昆虫(自然)相互依存、和平与发展、自然界要保持自身平衡这些道理早已渗透在法布尔的语言文字中,并在此刻影响了我们新时代的学生。除了学生对文段中关键词句的理解,我还出示了名人们对《昆虫记》的点评。其中罗曼·罗兰说:“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的确,如其所言,这是一部令人感动的名著。

名著导读是一种新课型,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说不同题材的名著导读的变化性以及新课型在课堂操作上的实用性。课堂是学生的,如何把“名著导读”这种新课型的课堂也完全放心地还给学生,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总之,让学生喜欢名著阅读,还需要提升老师自身素养,多花心思研究,这些都会为学生能够自由主宰名著阅读打好基础。《昆虫记》仅仅是个开始,仅仅是个例子,名著阅读之路艰难曲折且漫长,希望对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的探究能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阅读。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语文教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