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7-12-27陆伟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学

陆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语文课堂有效性作为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其开展策略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關注。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分别从完善教学准备阶段、优化教学实施阶段以及改善评价主体部分等多个方面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效果,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不但是因为教师是实际教学的承担者,同时还是由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肩负着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及时进行补正的工作。为了进一步阐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笔者主要分别从以下三个阶段分析其流程如下。

一、完善教学准备阶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高效的教学与实践往往离不开精准的教学针对性,而有针对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往往离不开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底比较薄 弱,对于各种词汇的掌握也主要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初级阶段。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教学环节与反馈环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与需求,并充分结合其特点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让备课工作开展得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

(二)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教师反思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环节。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不但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教学中的反馈与缺点,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实现扬长避短、去粗取精的教学提升效果。比如在开展《小马过河》一课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自己曾经的手工制作经验,通过制作手工课件的方式开展教学,制作了松鼠、牛伯伯等生动形象的卡片,然后通过卡片进行教学,学生们不但学得津津有味,课后还要求我教他们制作生动的卡片。通过这个教学实践活动,我充分了解到了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引导性缺失的毛病,在后续的教学培训与课外学习中重点学习了相关内容,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吃透教材,提升备课质量

教材是由众多教学专家与学者联合编辑而来的,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揣摩与斟酌的。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备课,重视教材的基础与特点,同时也要明确教材中缺失以及需要补充的部分,这样才能够实现综合性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目标。当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不但需要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还必须吃透教材本身,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够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二、优化教学实施阶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教师的细心引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点比较分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称赞》一课中,教师通过选两名学生扮演小獾与刺猬的方式进行舞台表演,不但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与热情,同时还体现了主人公的感情的真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烘托课堂氛围,对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具有不错的效果。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实现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调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仅仅重视教学效率与内容,忽视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给学生带来一种隔阂与距离感,自然也就降低了学习的热情。为了提升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就必须加强师生的沟通,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勇于做课堂的主人,从而在根本上扭转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关键,为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与前提。

(三)采用合理的提问形式

合理高效的提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也具有一定的效果。高质量的提问必须具有针对性,包括教材针对性、学生水平的针对性等,换句话说就是要因材施教。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提问拔高型的题目,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问较为基础的问题,从而在形式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下一步的学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善评价主体部分,追求更高的教学评价效果

(一)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新颖的教学方式的有效开展对于提升教学评价效果具有一定的效果。比如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工作,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并在整个过程中将学习自主性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开展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建立在完善的教学模式与体系之上的,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并不是指评价的方式越多越好,而是要多项同步开 展,同时保持每一项评价方法都符合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课堂表现、课后家长反馈以及考试成绩等都是重要的评价方法,同时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综合学习素质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之一。

(三)重视评价模式多样化

评价模式是衡量学生综合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综合性体现。就目前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开展现状来看,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忽视其他评价环节所占的比重,这就导致评价模式的多样化往往流于形式。另外,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也会导致评价模式多样化失衡,所以必须从原理上进行斧正,才能够尽快提升评价效果,促进教学实效的全面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整体教学实践效果,必须分别从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课堂实施阶段以及课堂评价阶段等多个阶段入手开展改革与创新,力求提升课堂教学的张力,从树立主体意识与思想的角度增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最终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更是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与发展。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