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趣味性背诵教学初探

2017-12-27高晓雯王淑娟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趣味性小学语文

高晓雯 王淑娟

【摘要】背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背诵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教师对于背诵教学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除此之外,学生觉得背诵是一件苦闷之事。本文通过对趣味性背诵教学的作用与意义以及促进趣味性背诵教学的有效策略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将趣味融入背诵教学中,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背诵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背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小学的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在背诵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背诵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全国的中小学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一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篇目,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大幅地增加了古诗文的篇数,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的背诵任务也会增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其目的就是為了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背诵兴趣却往往被忽视。下面我将对趣味性背诵教学进行探究,力求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背诵教学,让学生感到背诵是一件好玩之事。

一、趣味性背诵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有助于更高效率地完成背诵任务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分散将会导致学习效率较低,而背诵则是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高效完成。趣味性背诵教学与学生自己死记硬背或者其他背诵教学方法相比,以其“趣味”二字以及独特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愿意参与到其中,其主观意识是积极主动的,这样的一种心态和态度便会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玩”得很开心,与此同时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背诵任务,从而保证了背诵的高效。

(二)有助于舒缓学生的畏难与厌倦情绪

提到背诵,许多学生都会紧皱眉头,面露难色,然后嘴里嘟囔着“怎么又得背啊”,从学生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内心都比较抗拒背诵,虽然在让学生正式开始背诵之前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分析所背内容,尽量让大家了解文本,也会通过大量地阅读企图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即便如此,面对背诵部分学生仍会觉得很厌倦,不想去接触,也有些学生在试着背了几遍后发现就是记不住,长时间如此就导致了学生对背诵有了畏难与厌倦的情绪。在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下,趣味性背诵教学就能起到有效舒缓的所用,将背诵演绎成有趣的游戏活动,在轻松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背诵任务,这样的背诵形式怎能不深受学生的喜爱?不再是面对枯燥的文字,不再是一遍又一遍地机械重复,学生的畏难与厌倦情绪便能得到舒缓。

(三)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记忆所背内容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探究趣味性背诵教学,我曾对背诵的后期效果进行过观察。在教师布置完背诵什么内容后,在规定的时间教师进行检查或者近期进行检查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完整背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不再对其进行检查,没有了教师的督促,学生对所背内容就会出现记忆模糊、不准确甚至是遗忘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学生最初对所背内容的记忆不太深刻。趣味性背诵教学在这一方面就会有所突破,由于学生是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接受的这些内容,无论背什么都是快乐的记忆,而学生在潜意识里会保留这些记忆。除此之外,趣味性背诵教学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上,当学生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时,课后会自发地组织大家一起“玩”背诵,这样便会增加背诵的次数,对于所记忆的内容自然会印象深刻。

(四)有助于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其重要的任务,许多人都曾说过小学就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那何为打基础?我所理解的打基础并不是简单地打下知识基础,还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进行背诵,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或者自己喜欢的方法,那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觉得“苦不堪言”。趣味性背诵教学与其他的背诵教学方法相比更加具有创造性,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要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这种教育影响力远比只完成当下的任务更加深远和有意义。

(五)有助于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观察学生的背诵情况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自己默默地在流泪,通过交流了解到该名学生觉得自己很笨,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但是自己努力了好多次就是背不下来,看着同学们一个又一个完成了背诵,自己非常着急。当学生对自己失去自信后,他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像是病毒一样恶性循环,失去自信心又怎能把语文学好?而趣味性背诵教学就是将所需背诵内容简单化、趣味化,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压力较小,且易于完成,当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玩着玩着就记住了的时候,自信心便会油然而生,当学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后,以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学生都能够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挑战。所以,趣味性背诵教学在学生树立了语文学习自信心的同时,对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具有积极影响。

二、促进趣味性背诵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将“节奏”融入背诵

所谓将“节奏”融入背诵,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的时候用手或者脚拍打节奏,然后跟着节奏来进行背诵,这一想法主要是受到奥尔夫音乐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启发。传统的背诵教学大多都是让学生理解完文本后就自由背诵,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就会感到很没意思,甚至会出现“溜号”现象,将“节奏”融入背诵应用在对古诗文的背诵上效果会更加好一些。教师可以将所要背诵的内容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然后教师定下节奏后让学生跟着自己一起来拍打节奏,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加上内容,边说内容边拍打节奏,中间可以多次变换节奏,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创造节奏。当练习几次 后,教师可以试着一句句隐藏诗句,然后让学生尝试不看诗句边打节奏边背出内容。例如在背诵《枫桥夜泊》时,可以尝试着这样的节奏:“哒哒哒哒/哒/哒哒”,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拍打节奏的过程中可以手脚并用,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也能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背诵中来。endprint

(二)将“曲调”融入背诵

所谓将“曲调”融入背诵,就是将所要背诵的内容赋予简单的曲调,让学生通过哼唱来进行背诵,这一想法主要是受到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启发。最初尝试的时候所用的古诗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自己编了一个曲调,然后通过吹奏陶笛的方式让学生跟随我的曲调来唱这首诗,我惊奇地发现学生仅仅唱了几次就记住诗句了,而且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达到的背诵效果特别好,下课后我也会听到有些学生会不自觉地自己就哼唱了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仅不会觉得背诵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反而会觉得很有意思,同时在结束背诵后,自己休息的时候也会唱一唱,不知不觉中便加深了印象。当然,除了教师自己编曲调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编曲,充分地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还能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怎能不爱。

(三)将“情景剧”融入背诵

所谓将“情景剧”融入背诵,就是将所要背诵的内容运用情景剧的方式给表演出来,这种方式用于课文的段落背诵或者对于习作训练时的佳句积累效果更佳。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这篇课文对于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多,就可以运用情景剧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背诵,让学生先读课文,仔细体会要求背诵段落的细节描写,然后让学生表演情景剧,表演的学生会努力地去想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表演,才能体现出课文中所描绘出来的场景,观看表演的学生也会对表演学生的动作以及语言等印象深刻,这样在自己进行背诵的时候脑子里浮现所看到的情景剧的场景,会将这些动作和语言等与课文中的原文相联系,这样在背诵时就会简单了许多。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一段名言佳句,让学生进行限时记忆,到规定的时间后选择学生进行一段表演,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把这段话作为台词说出来,这样的背诵方式会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背诵任务。

(四)将“对抗赛”融入背诵

所谓将“对抗赛”融入背诵,就是将背誦安排成对抗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去竞争。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限定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背诵,到规定时间后各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记得最多,而且准确率还高,学生都有竞争意识,谁都希望自己的小组能赢,所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便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背诵;二是单人竞争形式,同样是给限定的时间背诵,到时间后由教师随机点名,第一个学生只需背一句,依次往后每多一个人就需要多背一句,学生也不确定自己会第几个被点名,所以会尽量的去记忆。以《七律·长征》为例,第一个学生只需要背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第二个学生则需要背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依此类推,每加一个人就需要重复以上所背的,并加上一句新的,但是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最开始叫的学生最好是平时背诵比较慢的,随着难度越来越大,再叫背诵比较快的学生,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五)将“传话游戏”融入背诵

所谓将“传话游戏”融入背诵,就是将背诵内容拆成一句句话,选择其中一句小声告诉第一排学生,然后由学生依次往后传,一直传到最后一名学生,看哪个小组传得快而且说得还准确。例如在背诵《泊船瓜洲》时,假设班级里共有8列学生,可以将这首诗拆成四句,那这样玩一轮之后就相当于带领大家熟悉了两遍。除了背诵古诗可以用这种形式之外,对于每天积累一句名言佳句也非常适用,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传递一个,每个人都会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然后尽可能记忆,这样在游戏过程中就可以记住这句话,从而完成背诵与积累。

(六)将“排序游戏”融入背诵

所谓将“排序游戏”融入背诵,就是将所背内容拆成单个字以卡片形式乱序出现,然后让学生进行重新排序。在进行这种形式的背诵时,同样可以选择比赛模式,分成小组,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排序,在错乱的顺序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字,然后迅速放在应该在的位置上,无论是参加排序的学生还是只观看的学生,对于所看到的内容印象都会非常深刻。但是在采用这种形式进行背诵训练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同时还要注意哪些学生的注意力没在内容上,对于“凑热闹”的学生应该及时提醒,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该紧接着带领学生多背几次句子,加以强化。

(七)将“填空游戏”融入背诵

所谓将“填空游戏”融入背诵,就是将所背内容中的部分隐藏,让学生说出隐藏的部分是什么内容。这种背诵形式既适用于已经熟读内容,也适用于检查是否已经会背的情况;既适用于诗词的背诵,也适用于整段话的背诵,其应用性比较全面。为了使其更加方便地进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每次选择隐藏的部分都不相同,多进行几次,在一次次的隐藏中最终完成对全部内容的记忆。在进行填空游戏的时候,为了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比比看谁最先说出答案,以此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在使用这种形式进行背诵教学时,由于每个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应该多关注能力较弱学生的表现,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最多的知识。

既然背诵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那教师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传统的背诵教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我们仍需借鉴,但在传统的背诵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创造性地选择一些新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趣味性背诵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适用度较高,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将背诵与玩融合在一起,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玩中学习,学生既享受到了游戏带来的快乐,也较好完成了背诵任务。但是在选择背诵教学的形式时,教师应该考虑到所在班级学生的特点、能力和兴趣所在,选择最合适的形式,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敏仪.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运用的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2014(6).

[2]龚萍.提升小学背诵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7).

作者简介:高晓雯,女,1994年生,辽宁省瓦房店市,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王淑娟,女,1961年生,辽宁省锦州市,硕士,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编辑:马梦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趣味性小学语文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浅析趣味性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