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聋校语文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2017-12-27陈晓燕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策略研究语文教学

陈晓燕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学中采用设计问题的方法去渲染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启发学生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氛围,达到深入理解文本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听障学生的生理缺陷,导致其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不同于健全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从而发展听障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作了以下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问题;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根据听障学生特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听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造成其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不同于健全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

(一)联系听障学生真实生活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受到听觉障碍以及语言表达的限制,听障学生接收信息来源少,从而使其不愿融入主流社会,不愿与正常人交往,因而他们的社会真实生活体验匮乏,这也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听障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执教《老鹰捉小鸡》一课时,笔者便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老鹰饿极了,为了填饱肚子它来捉小鸡了,母鸡妈妈拼了命地保护着小鸡宝宝,如果你是母鸡妈妈,你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小鸡宝宝呢?由于大部分听障学生都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所以很多学生都不假思索地争相发言,说“要张大‘翅膀”“把小鸡宝宝挡在身后”“用手用身体挡住‘老鹰的进攻,不让‘老鹰靠近‘小鸡”……

(二)符合听障学生思维记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

聋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聋校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听障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重直观性原则。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关注听障学生以具体直观形象为主的认知特点,尽可能将问题情境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他们。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向听障学生展示直观形象的教学图像,创设出逼真活泼的教学环境,还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为听障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和学习环境。

二、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创设高效问题情境

(一)新课导入环节,设置悬疑式问题情境

從文本标题入手,在揭示课题时,通过创设悬疑式问题情境,唤起听障学生的想象,还能激发他们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这样既能使听障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为教学作好心理上的铺垫,还能联系起他们已有的知识,利用认知冲突,引发听障学生的求知动机。

比如执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笔者从标题入手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课题用了一个“找”字,一般情况下,咱们一不小心弄丢了东西,会用“找”,可今天小蝌蚪们把妈妈弄丢了,但它们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找呀找,历经千辛万苦,大家猜,它们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呢?层层悬念式的问题情境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想要探索新知的热情。

(二)初读感知环节,设置疏导式问题情境

初读感知环节重点是让听障学生通过读课文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做好准备。为此,在这个环节里,可以创设疏导式问题情境。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笔者让大家首先明确课文,以“背影”这一条主线为中心,然后再引导他们以“寻找父爱足迹”为主要任务去文中找出提及背影的文字,再通过品读,让听障学生进入一个感悟亲情世界的氛围中。

(三)精读理解环节,设置启发式问题情境

精读环节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听障学生分析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文本的重难点,体会文本的中心思想。针对这一环节,笔者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创设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听障学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的“神”表现在哪里?又妙在何处?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 朝西?

比如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上课伊始,笔者用寥寥数语给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年夜,外面下着雪,冷极了,一个小女孩赤着脚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又冷又饿……天慢慢变黑了,家家户户的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不时地飘着阵阵烤鹅的香气……第二天,人们发现小女孩已经冻死了。笔者话音刚落,便有听障学生质疑:天这么冷,小女孩为什么一个人走在街上?她为什么光着脚,鞋子弄丢了吗?听了这么凄惨的故事,还有谁不会同情这个小女孩呢?

如在教学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海伦·凯勒》一课时,为了激励听障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更为了让他们能切身体会到海 伦·凯勒的坚忍与顽强,上课前,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体验环节:让三位学生闭着眼睛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结果其中一位学生的字成了“叠罗汉”,另一位学生写得“东倒西歪”,第三个学生写得不工整。结合自身的生理缺陷,再加之盲人的体验,学生对海伦·凯勒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感到不可思议,于是便有听障学生质疑:海伦·凯勒既听不到,也看不见,她怎么与别人交流?怎么学习文字?最后又如何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

总之,聋校语文课堂提问若想发挥最大效能,就一定要遵循提问有效性原则,而作为一名聋校语文教师,则应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作为培养听障学生敢于感知和勇于探索的一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并不断反思日常的教学行为,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只有让更多的听障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才能真正建构起求真务实、清新活泼、充满人文性的聋校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凉袖无尘.巧设问题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312a 10100dvjf.html.2017.9.15

[2]王润霞.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未来教育家,2012(9).

(编辑:李艳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策略研究语文教学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