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2017-12-27杨帆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营造小学语文

杨帆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无论是教育体制建设的需要,还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都深刻地突出了课堂氛围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小学语文教育来说,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主要媒介,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切实的保障,有利于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的建设。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外部因素,这一因素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无论是在思维能力还是在理解能力方面都不够成熟,自控力差,注意力分散,往往需要家长以及教师的监督。对此,学习氛围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其融入课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冷漠沉闷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综合能力不足

教学方法过于严肃。这是一些刚刚走向教师岗位的年轻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因为感觉自己太年轻,会担心自己难以管理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因而在课堂上总摆出一副严厉的表情,对学生各方面要求也比较严格。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学生被镇住了,整个课堂也失去活力,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

(二)教学模式的滞后

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普遍处于被动的地位,一部分学生就是在这种生硬的教学中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讲授一篇文章时,总是死板地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甚至连分析顺序都是一板一眼。学生的课堂练习,也都是紧跟教学大纲以及考试的考点,没有丝毫的主观发挥。

(三)教育观念的陈旧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其实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依然是学校教学的主流。所谓“应试教育”,严重偏离了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客观要求,单纯为考试而考试,分数决定一切,学校、教师、学生的学习行为活动都围绕“分数”这一目标展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被忽视。

二、营造良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的方法

(一)用教师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课堂活力

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魅力,不单单是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关键的是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能力在课堂上的体现,能够利用自己的丰富学识去感染學生,使学生受到知识的熏陶。在课堂教学方面,应该注意语言的表达,妙语连珠、宏论滔滔,使学生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课程准备方面,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精心设计教案与板书,确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全面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此外,应该重视教学的生活化,联系现实生活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解疑者。

(二)用宽容的爱心赢得学生的尊重,得到默契的课堂配合

小学生作为一些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不成熟的学习主体,错误是他们的常态,作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错误对学生发展的意义。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首先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地进行换位思考,最后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氛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能力,变教为导,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评 价,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则应该更多从引导者以及答疑者的角度上,适当对问题发表合理的建议,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评价。

(三)用信任去鼓励学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语文学习,包含大量的知识以及能力内容,这些内容必须在识记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理解,从而进行合理的分析,将知识融会贯通。但是,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以及认知观念方面的突出特点,大部分学生对死板的背诵存在厌烦甚至逆反的心理。对此,教师应该对学生保持足够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学生,以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阶段性的背诵目标,先背诵一段,背诵熟练后,再背诵下一段。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背诵接龙,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更加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多媒体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朗诵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优美的散文、精美的诗篇是朗读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在朗诵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文本中的韵律美以及音乐美。朗诵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素质,但其实很大一部分教师缺乏这一素质,对此,教师就可以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例如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需要朗读的课文,还可以适当利用相应音乐配合朗诵,营造与文章相互呼应的朗读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练习切实地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与多媒体朗读相比,教师的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引导者形象,从而增强其对朗读的信心。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燕春豪.浅谈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J].学周刊,2015(15).

[2]张彦.浅析轻松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J].教师,2014(22).

(编辑:郭恒)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营造小学语文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