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荡起思想的涟漪

2017-12-27周芳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周芳

【摘要】“导入”即“引入”,课堂教学导入就是语文教师在展开新知识学习前,运用科学有趣的方法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环境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科学而有效的导入就宛如一把打开知识海洋大门的钥匙,它既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本人就语文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进行简单探究,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出些微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都知道,如果用劲地向那平静的湖面抛出一粒坚硬如铁的石子,那么平静的湖面上便會荡起阵阵涟漪。科学而合理的导入其实就像是砸击学生思想的那粒石子,它能荡漾起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以启迪,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可以说,课堂导入就是书法家下笔的第一下,第一笔的韵律也就奠定了整幅书法的基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细心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艺术性以及启发性的课堂导入,如此才能给学生创建一个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情绪激昂的课堂学习过程。

一、借疑问巧妙导入

学习贵在有疑问,“疑”可以说是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的火种,因而借助有效的疑问导入课堂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导入中设计的疑问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太简单的问题激不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太难又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设计的疑问也必须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只有如此,才能让设计的疑问取得最佳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齐读课文题目后问:“这篇课文的题目有没有让你们觉得好奇的地方?”学生读完课题后会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什么是‘无字词典?”“‘无字词典怎么检索啊?”如此一来,就不再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便会亟不可待地走进课文。

再如在教学《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日光城是哪里么?”“你们知道有一个地方,人们说话的声音都能碰到蓝天么?”“你们想去看看那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的天么?”用这种疑问去激活学生的兴趣,从而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让学生未见拉萨先着迷,从而怀着浓浓的好奇心打开书本,走进拉萨。

二、借谜语等趣味导入

趣味导入法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趣味导入的主要方式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构成合理的导入语,从而迅速抓取住学生的童趣,做到寓教于乐。关于趣味导入法,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小笑话、小对联、小歌谣以及小谜语等。这些诙谐有趣的语言可以为课堂增添文学趣味,缩短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打开学生的思想大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现知识、获得知识。

比如在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先问一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一般都会说:“喜欢!”然后教师继续说:“现在老师出几个谜语,看看哪个同学能猜出来,好吗?”先用短短的两句话激活学生的兴趣,继而开始谜题的导入:“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就在天空飞呀飞。”“黑妮子真独立,自个衔草来作窝。”“白肚皮、黑脊背,尾巴像是小剪刀。”并问学生:“这几个谜语的答案都是什么呢?”学生在稍微思考后,便能猜对这几个谜题的答案都是“燕子”!学生在积极猜谜过程中,无意识地便调动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借故事精彩导入

爱听故事是所有小学生的天性,故事生动有趣的特点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而且大部分儿童故事都富有启迪性,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知识的启发。语文教师只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选取内容合适的故事即可,既可以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图文并茂地播放给学生看。

比如在教学《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前,可以给学生展示“防毒面具”的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知道‘防毒面具是怎么发明的么?”继而给学生讲一讲人类根据猪遇到毒气时将鼻子插入土中,从而过滤毒气的方式发明了防毒面具的故事。在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后,语文教师再趁热打铁地给他们讲一讲人类根据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的故事。用多个和动物有关的发明故事导入新课,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根据动物进行发明的内容吧,看看人类到底根据动物都发明了什么吧!”

四、借图片、音频生动导入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形式偏向于直观、简单的形式,而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有趣的视频便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形式。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能直接抓取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将文本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涉及了风土人情、山川湖海、虫草飞鱼等。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利用电教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渐入佳境。

比如在教学《九寨沟》时,语文教师可以用投影仪将我国风景名胜的照片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并重点展示九寨沟的美景,从九寨沟的春天到九寨沟的冬天,再从九寨沟的“五花海”到九寨沟的“五彩池”等,给学生一种视觉的刺激。在展示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片后,语文教师便继续带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九寨沟去亲身其境地领略一番。

五、结语

总而言之,除了以上笔者列举的几点外,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与形式其实不胜枚举,只要语文教师能够用心观察,观察教材内容、观察学生学习情绪、观察课堂教学环境,就一定能寻找到最佳的导入方案,为课堂教学设计出一个漂亮而精彩的序幕。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导入的效果,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开辟全新的天地。

(编辑:郭恒)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