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心筑就山区孩子成才路

2017-12-27卢广印徐晓燕许永辉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支教农村学校

卢广印+徐晓燕+许永辉

干练、豁达、慈爱、坚韧,是对她最贴切的描述;勤奋工作、忠于职守、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是她对自己的最高要求。她就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代岗村小学的支教老师张艳蕴,她还是两届县人大代表。

张艳蕴,1998年毕业于南阳市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在五中期间,张艳蕴先后担任过普通任课老师、班主任。不管在什么岗位,她始终兢兢业业,先后荣获县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张艳蕴,深知农村教育环境的艰苦,每当假期回老家,听左邻右舍谈论到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师资的缺乏时,她就会萌生到农村支教的想法。终于,机会来了。2009年,张艳蕴响应号召下乡支教,后来因为孩子小又被调回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但山区孩子那渴望知识的眼神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2013年,在爱人的支持下,她主动申请下乡支教。

这一次,张艳蕴被派往更偏远的代岗村小学担任校长。那年暑假,她带上简单的行李,迎着晨曦,沿着蜿蜒的小路,进入学校。看到教室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桌子能用的没几张。张艳蕴匆匆放下行李,撸起袖子,铲草、打扫教室、整理桌凳,一干就是20多天。原本住在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家属院的她,从家来回学校要走近70公里的路程,骑电动车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将近4个小时。为了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张艳蕴选择了住校。

经过张艳蕴的辛苦努力,这个停办3年的学校逐渐恢复了生机。张艳蕴开始走村串巷,了解学生情况。代岗村小学辐射代岗、烟庄两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多半是崎岖的山路,山里群众居住比较分散,最小的村庄只有3户人家。经过十几天的努力,代岗村小学迎来了停办后的第一批学生,共计113人。

由于缺少老师,113名学生被分为4个班,张艳蕴一个人既当校长又当老师。经过协商,让年龄稍大一点的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到更远的独树镇中心学校就读,学校保留幼儿园和一年级两个教学班。后经代岗村村委会协调,聘到一名幼儿园代课老师,张艳蕴则负责一年级学生全部的教学工作。“这么多年,张艳蕴老师毫无怨言地坚守岗位,提起她,家长们人人竖起大拇指。镇里每次开会,不管多远,她都一次不落。”独树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对记者说。

张艳蕴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只有对祖国热爱,对事业热爱,对学生热爱,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她不仅教会孩子们知识,更用爱去温暖他们。8岁的张国龙本该上三年级,但因为患病,其他学校都不敢接收,只有张艳蕴将他留下了。有一天,张艳蕴发现他的一只小手总是提着裤子,原来是裤腰上的松紧带没了弹性。再三追问才知道,他每个季节只有一套衣服。张艳蕴随即把自己儿子的衣服拿来给张国龙换上,并一直鼓励他、夸奖他,孩子自信心强了,病情也稳定了下来。

每当张艳蕴去镇上开会,孩子们都会抱着她舍不得松手。如今,在蜿蜒崎岖的乡村道路上行驶,寻找代岗村小学并不容易。然而,打听张艳蕴老师却十分順利,因为她突出的教学成果和奉献精神,早已为当地的学生和家长们所熟知。endprint

猜你喜欢

支教农村学校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学校推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