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从单一走向多元

2017-12-25奚一琴

江苏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在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遵循“从一篇到一本、从一本到一类、从一类到多元”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整本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3-0032-02

【作者简介】奚一琴,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江苏扬中,212200)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可事实上,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很难专心地读完一整本书。对此,我校立足学生阅读现状,遵循“从一篇到一本、从一本到一类、从一类到多元”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阅读半径,培养其爱阅读的习惯。

一、从一篇走向一本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由名著节选或改编的课文,如果我们能借助这一篇篇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将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比照阅读中实现从一篇到一本。苏教版六下《三打白骨精》一文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在收录进课本时,编者进行了一定的删改。有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中的《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回目,然后比照阅读,发现异同。学生在比照阅读后达成共识:原著内容比课文更为详尽精彩,语言文白夹杂比课文更有韵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读整本《西游记》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深入思考中实现从一篇到一本。一个好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停地与文本进行交流,且读者的思考程度决定着交流的深浅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与整本书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苏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读完课文,很多学生对萧红的园子充满了向往之情,认为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对此,笔者找来了萧红的童年资料,告诉学生:萧红的童年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叫作呼兰的小城里度过,那里闭塞落后,父亲讨厌她,继母视她为眼中钉,祖母不喜欢她,只有祖父疼爱她。她的童年真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快乐自由吗?看完《呼兰河传》,我们再来讨论。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积极性特别高,也获得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主题阅读中实现从一篇到一本。如学习故事《草船借箭》后,如果单纯地让一个学生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那是需要相当的毅力和耐力的,即便读完,也是囫囵吞枣,草草了事。为此我们想到了以点带面,分主题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围绕“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寻找《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计的篇章并讀一读,学生很快就会找到“孔明用智激周瑜”“诸葛亮智算华容”“孔明三气周公瑾”“孔明定计捉张任”“孔明巧布八阵图”等精彩章节。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话题去分主题阅读整本书,通过交流、分享,学生便会慢慢地读懂、读透整本书。

二、从一本到一类

从一篇到一本,当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和能力后,我们还需要趁热打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其阅读思维,引导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本与本的关联。读完《昆虫记》,教师以“走进动物世界”为主题,向学生推荐《小狮子爱尔莎》《狼犬罗依》《夏洛的网》以及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进行多角度阅读,互相辉映,让学生走进神奇的动物世界,深刻地感受生命的内涵和意义。

人与人的关联。这主要是指阅读某位作家的系列作品,如指导学生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后,再向他们推荐《青铜葵花》《红瓦》《根鸟》等作品,学生系统阅读后,就能对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有较全面的了解。

点与点的关联。古今中外堪称经典的著作浩如烟海,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学生,就是成人,理解起来都相当困难。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推荐这类作品,学生很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拒绝读书,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台阶。比如:为了让学生阅读《万物简史》,先让学生读《游戏中的科学》;为了让学生阅读《庄子》,先让他们读“庄子白话寓言故事”;为了让学生阅读《文化苦旅》,可以先把《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推荐给他们……

三、从一类走向多元

整本书的阅读中,我们从引导学生读整本书、同一类书,最终走向多元阅读。这里所说的多元,不仅指篇目的多元,还指时间、形式及评价的多元。

确定多元阅读书目。我校的阅读书目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两部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读必读书目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因此,我们还推荐了选读书目供学生阅读。这些书目有的借鉴了全国名师的推荐,有的是本校教师的推荐,还有的来自学生、家长的推荐,最终经过学生网络投票,我们选出了符合各个年龄段特点的、学生喜欢的书目。

保证多元阅读时间。课内阅读:每个星期安排两节阅读课,用来进行阅读书目推荐、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收获交流,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阅读必读书目。课间阅读:营造阅读氛围,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学校也开设了4个书吧,便于学生课余抽空挑选书籍进行阅读。课后阅读:每天的家庭作业,教师都会布置阅读作业,跟家长相配合,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推进多元阅读交流。读写结合:这是让学生融入文本、融入角色的好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化身为作者,写写故事会如何发展,或改编故事的结局;也可以化身为书中人物,表达内心独白;还可以写写阅读时的心理感受,评评书中人物,或与书中人物进行对话等等,沉浸其中,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书的主人。师生共读:师生共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就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话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共同元素,精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阅读场”,并善于寻找对话支点,引导学生在碰撞中悦纳,在分享中提升,让共读成为一个丰富有趣的心路历程。交流展示:我们组织每月一次的班级读书会,渗透方法,碰撞思维,促进读写迁移;此外,我们还创办了学生自己的作文报《芦风柳韵》,每个学期组织一次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作文征文活动,将优秀的文章刊登在作文报上。

形成多元阅读机制。我们制订了详细的阅读定级方案,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更深处:(1)能读完一整本书,并填写好相应的“阅读足迹”,此为阅读一级水平。(2)每个学生每学期须读完4本必读书目,获得阅读四级水平方可过关。(3)各班围绕必读书目中的一本精读书开展特色读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乐于分享独特感受、个性表达或研究”三个层次为学生定阅读五级、六级、七级水平。(4)定到五级水平者将获得参加扬中市等级考试资格。(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在选读书目中,每读完两本上升一级水平,十级封顶。(6)每学期,达阅读七级水平的学生可参与班级“阅读明星”评选;九级水平以上的学生优先参与学期末优秀学生的评选。

“我是一条鱼,一条游泳的鱼。原本在一个很小的池塘里,好多年之后,慢慢成为小池塘里的大鱼。于是,我又来到一个大大的池塘里,去做一条小小的鱼。”我们的整本书阅读正是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池塘,引领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走向更广阔的未知世界!

猜你喜欢

整本书阅读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