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正达: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2017-12-25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孟山都农化化工

本刊记者丨盛玲

先正达: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本刊记者丨盛玲

中国化工收购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巨头先正达,强强联手之后,能否发挥1加1等于2甚至大于2的效果,未来如何提升国内农化企业技术水平和产量,实现效益最大化,企业蓬勃向上发展,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2017年6月27日,新当选的先正达董事会主席、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与先正达董事会副主席米歇尔·德马尔在先正达总部所在地瑞士巴塞尔宣布,中国化工集团完成了对先正达的收购。这项过程一波三折的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收购先正达(Syngenta)的并购案,最终画上了句号,并以490亿美元的价格创造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纪录。

竞争日益激烈,走上联合之路

长期以来,全球农化行业第一梯队呈现“六巨头”格局,分别是先正达、孟山都、拜耳、陶氏、杜邦和巴斯夫六家跨国公司。由于近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低迷,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价格走低,导致全球几大农业公司都面临盈利压力,全球农化巨头都纷纷加入到全球并购重组的大军中,通过合并、并购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当陶氏与杜邦合并,拜耳收购孟山都之后,这股全球农业领域,尤其是农用种子及化学品工业的合并大潮也在愈演愈烈。

在这股合并大潮中,中国企业也加入其中。目前中国在农业方面,特别是在种子领域和国际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企业希望可以通过收购国际企业,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增强中国在全球农药和种子市场中的话语权,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

先正达作为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农化高科技公司,有259年历史,拥有农药、种子、草坪和园艺三大业务板块。2016年,先正达销售收入约900亿元,净利润84亿元。其中,农药和种子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和8%。

对于收购先正达,中国化工、巴斯夫、孟山等都纷纷表示了收购兴趣。尤其是动作频频、收购颇为积极的孟山都,早在2014年6月,就已经着手收购事宜。最终先正达因为收购方式,反垄断的监管审查,双方的业务重叠、先正达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等诸多原因拒绝了孟山都的并购,并与中国化工达成收购意向。

中国化工与先正达达成收购协议后,花费一年两个月,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完成各国政府监管机构的审批,通过了11个国家的安全审查机构和20个国家及地区反垄断机构的审查,经过两次交割,最终完成这漫长而曲折的收购案。

互惠互利,即将打开新篇章

我国农化企业在经济和创新能力上较弱,收购先正达无疑是增强我国农化行业实力的重要一步。先正达在全球90个国家拥有107个生产和供应基地,119个研发基地,现有员工2.8万人,其中研发团队就多达5000多人,年研发投入超90亿元,在全球拥有专利超过13000件。先正达的进入将加快我国种业科技创新步伐,弥补我国农药和种子原创性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推动中国农化、种子产业的升级换代,在农业方面向国际水平看齐,并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种业的发展,致力于掌握种子与作物培育技术。中国化工新闻发言人曾表示:“多年来,中国化工一直在努力寻找进入种子行业的商业契机。”

收购传统种子市场领导者的先正达,可弥补中国化工种子业务空白,拥有领先的种子技术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实现种子业务跨越式发展,完善中国化工生命科学板块产业链,形成农药、种子齐头并进,产业平衡发展格局。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具有战略意义,此举将先正达与中国这一非常重要的市场联系在一起,先正达也将更多地聚焦于中国。”先正达首席执行官傅文德(Erik Fyrwald)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先正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与其在其它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先正达在中国植保领域的市场份额为6%左右,种子方面为1%。但从全球来看,在植保领域的份额达到18%,种子业务份额约为7%~8%。

先正达通过跟中国化工合作,有利于其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先正达虽然在中国市场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但由于我国政策的限制,阻挡了先正达业务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并且中国的市场是非常碎片化的,市场份额较为分散,这导致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远低于全球其他地区。而这一切恰恰表明先正达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机会,此次收购成功后,有利于促进先正达种子、农药等各项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且可以帮助先正达进一步开拓亚洲的市场。

面对质疑与挑战,时间能证明一切

早在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消息传出时,国内就有声音表示反对,认为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以后,意味着中国会在转基因商业化应用方面有大的作为。先正达回应称对于中国政府目前要谨慎推广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态度表示尊重,也会遵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和时间表,将先进的生物技术带给中国的农民。

俗话说得好,结婚容易生活难。很多人担心的收购后先正达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中国化工作为老牌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能否适应先正达国际市场化要求?先正达作为欧洲跨国企业,又是否能适应中国体制下的经营模式?双方能否在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达到中西方的完美融合,找到平衡点?

不过就在6月26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之后,任建新就郑重重申,先正达将保持业务独立并以现有的管理团队继续经营公司。他说:“我们分享先正达的战略和长远目光,同时也乐于支持先正达的发展,并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我们将在技术领先、环境安全和可持续性原则的基础上,与董事会、管理层及所有雇员一起为种植者的利益而努力,同时将切实加强粮食安全,积极对抗世界各地的饥荒。”

收购完成后不久,先正达便宣布与中国化工合并后的新目标以及工作重点。先正达的目标是通过有机增长与合作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该公司也正在考虑以种子为重点的定向收购。这一举动旨在巩固先正达在植保行业的领导地位,并在种子业务领域力争占据领先地位。先正达下一阶段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在于新兴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尤其是在中国,要加快数字农业的发展、加大对新技术的投资,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先正达与中国化工合并完成,强强联手之后,能否发挥1加1等于2甚至大于2的效果,未来如何提升国内农化企业技术水平和产量,实现效益最大化,企业蓬勃向上发展,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当然也对未来予以更多期待。

猜你喜欢

孟山都农化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坚守农化制造业根基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