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魔稻”再突破—“超优千号”单产创世界纪录

2017-12-25编辑丨盛玲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超级稻杂交稻试验田

编辑丨盛玲

“东方魔稻”再突破—“超优千号”单产创世界纪录

编辑丨盛玲

2017年11月15日,由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又称“超优千号”)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基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创造迄今为止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早在1994年,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就曾在《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问题:谁来养活中国?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使世界挨饿。事实胜于雄辩,很显然中国让这位“预言家”的“预言”落空了。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而谈到这一切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中国曾流传着一句话:“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为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2017年,这位已经87岁的老人仍然奔波在田间地头,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2017年11月15日,由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稻品种“湘两优900”(又称“超优千号”)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验收结果为随机收割3块稻田,按含水率13.5%标准计算,实打实收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东方魔稻”的一次次突破

超级稻通常是指在产量、米质、抗性等方面显著超过现有水稻品种的水稻,是世界育种专家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袁隆平团队一直致力于超高产育种研究,研究出的超级杂交稻被世界其他国家称之为“东方魔稻”。

“超优千号”是由袁隆平院指导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据2017年国家审定品种的资料显示,“超优千号”是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株高114.7厘米,穗长24.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3.8万穗,每穗总粒数260.6粒,结实率78.0%,千粒重24.7克。整精米率63.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201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2.2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2%。

科学探索没有止境,在“不断追求高产更高产”的过程中,超级稻一次又一次打破人们的想象,“超优千号”的亩产记录一直都在被刷新。

2015年5月,“超优千号”在海南三亚亚龙湾水稻示范基地实现亩产941.79公斤,打破海南历史最高纪录。

2016年,云南省个旧市一季稻“超优千号”百亩片平均亩产1088公斤,刷新2015年在该地创造的亩产1067.5公斤的纪录。同时,亩产1088公斤的验收成果,也创下了当时世界水稻百亩片单产最高纪录。

2017年9月30日,山东省莒南县“超优千号”杂交稻亩产达1027.2公斤,创当时全国北方高纬度地区高产记录。

不出两个月,邯郸市永年区再次将记录刷新为平均亩产1149.02公斤。据10月5日初步实收测产数据显示,永年区“超优千号”亩穗数19.5万,成穗率78.6%,每穗粒总数304粒,结实率90%,千粒重25.5克,穗粒数273.6粒。

自1996年实施“超级稻育种计划”以来,从超级稻第一、二、三、四期分别攻破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大关;2015年首先在云南实现16吨每公顷的第五期目标;到今年,“超优千号”完成每公顷17吨攻关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超优千号”超级稻此次测产结果不仅在世界杂交水稻史上创下一个高峰,也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从科学家稻田到农民的稻田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指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也在不断缩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的产量,扩大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

2006年,袁隆平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现状,提出了运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现有4亩地的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思路,即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并迅速在安徽、广东、广西、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袁隆平还根据李克强总理“超级杂交稻攻关不仅要搞百亩,还要搞千亩、万亩”的指示提出“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即在南方水稻产区开展超级杂交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00公斤、千亩连片平均亩产900公斤、万亩连片平均亩产800公斤的高产攻关研究与示范。

目前,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已经实施了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创造新世界纪录的永年区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就是全国100个超级稻示范点之一。超级稻经过百亩、千亩、万亩的示范,通过品种选育与技术集成和推广,推动了全国水稻单产、总量上台阶,已经基本实现从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从科学家产量到农民产量的转变。

袁隆平曾说到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实现国家粮食增产。另外一个梦想就是,努力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实现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这是一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的中国梦,而他还在追梦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奔波在他的试验田之间,希望老人的试验田里能诞生出更多的奇迹,继续为我国乃至世界水稻育种和栽培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超级稻杂交稻试验田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至2020 年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33 个超级稻品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耕好外汇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两个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一等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
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