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隆平: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突破

2017-12-25编辑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亲本袁隆平重金属

编辑|王雯慧

袁隆平: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突破

编辑|王雯慧

随着农业绿色发展的深入人心,绿色种业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在许多土壤污染较重的地区,如何避免污染元素在作物中的代际传播,也成为了育种家必须考虑的问题。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该成果或将解决我国大米镉污染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无小事,它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表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2017年9月,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这项成果或将解决我国大米镉污染的问题,

镉污染之痛

大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它。而镉是一种人体难以代谢的重金属,长期镉积累可引起机体严重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肾小球过滤功能降低,并伴有骨质疏松症状。

说到大米的重金属镉污染,不得不说1931年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县“痛痛病”镉米事件。自20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发现这里的水稻普遍生长不良,1931年开始,又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妇女,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这种病由此得名为“骨癌病”或“痛痛病”。

1946~1960年,日本医学界从事综合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分析化学的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骨痛病”是由于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废水引起的镉(Cd)中毒,用这种含镉的水浇灌农田,生产出来的稻米成为“镉米”。“镉米”和“镉水”把这里的人们带进了“痛痛病”的阴霾中。

2014年4月,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报告显示在我国镉的点位超标率占7%,是所涉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率最高的,且远高于其它化学元素,证实了镉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谈及镉污染的来源,相关专家认为,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连年向耕地投入大量化肥、农药等化工生产资料,向土壤带入了大量的污染重金属;此外,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也是导致我国农田镉污染的主要原因。虽然镉不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但植物并不排斥对镉的吸收,又因土壤中的镉有较强的向植物根系迁移的能力,因此植物往往容易富集镉。同时,水稻重金属镉超标,除了本身土壤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水稻天生就对镉等重金属离子吸收能力更强,同等情况下,要远超过玉米和大豆等品种,可以说,水稻重金属污染类型中,镉污染是最严重的一种。

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将对食品安全作出新贡献

在我国2013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中规定,大米镉含量不得超过0.2ppm。但近几年来,关于镉大米的报道依然不绝于耳。2017年10月,江西九江又因一篇名为《临近稻谷收割期,江西九江出现“镉大米”》的公开举报信进入公众视线,截止目前,官方对此事仍在调查中。

此次水稻亲本去镉技术的成功,是袁隆平院士对水稻育种技术创新做出的又一巨大的贡献。他过去因“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吃得饱”问题,如果此次宣布的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得以实现,无疑将缓解环境污染对大米的影响,将极大地消除“吃得放心、吃得安全”的顾虑。同时还将提升大米的价值,让千千万万农户受益,尤其是湘江流域像湖南省这种镉金属含量超标的省份,因为污染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以治污以及修复也不能一蹴而就,但此项技术无疑将对食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也有专家担心,此项技术如何实现,在降低镉吸收的同时是否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产量是否会因此降低?如何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均衡?此外,此项技术实现起来有哪些困难,消费者是否接受等也是业内专家的疑虑。

猜你喜欢

亲本袁隆平重金属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鱼头中重金属含量真的很高?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
几种苹果砧木实生后代与亲本性状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