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文化城市形象调查研究

2017-12-25

当代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形象文化遗产

(河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保定文化城市形象调查研究

张燕

(河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城市自身形象的塑造,能够提高城市自身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保定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构建保定文化城市形象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保定市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现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策略。

保定;文化城市形象;调查研究

基金课题:本文为2016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文化城市形象构建,课题编号:184-1-47。

一、保定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现状调查

为了能很好地了解保定市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现状,了解城市内部公众对保定市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主流看法、城市内部公众所需要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品牌及城市外部公众对保定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主要看法,以及保定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品牌在城市公众心目中的接受和认可程度,笔者在专家咨询意见的指导下,并结合保定城市发展的实际,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问卷进行随机发放。发放地点选择在人流比较密集的人民广场、保定师范附属学校门前、河北大学校内。以上地点分别针对保定市老年人、年轻人、在校大学生和教师。问卷主要涉及市民对几所驻保大学的印象,对保定市旅游资源的熟悉度,对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对保定市的文化设施、文化景观的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同时进行随机访谈。访谈内容则是主要调查保定市民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90份。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1.男性92人,占样本的48%;女性108人,占样本的52%。2.18岁以下者3人,占样本的1.5%;18-30岁者88人,占样本的46%;31-60岁者63人,占样本的33%;60岁以上者49人,占样本的19.5%。3.高中学历或以下者45人,占样本的24%;大专或本科学历者98人,占样本的52%;硕士及以上学历者47人,占样本的24%。

保定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对象性别、年龄及学历分布比较正常,既有土生土长的保定当地人,也有来保定求学和定居的外地人,他们对保定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理解代表了保定内部公众及外部公众的主流看法。

(1)关于“对几所驻保大学的印象”维度,84%的被调查者均表示对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最熟悉,而对金融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其他院校不太熟悉。然而,67%的被调查者对于最熟悉的院校的了解却仅限于其名字,关于院校的专业分配、特色学科等却基本不清楚。

(2)关于“对保定市旅游资源的熟悉度”维度,87%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熟悉保定市的旅游景点。就“最熟悉的旅游景点”选择中,87%的人选择白洋淀,84%的人选择野三坡,65%的人选择白石山,而选择满城汉墓、直隶总督书署、冉庄地道等景点的均不足50%。

(3)关于“对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维度,对于“你了解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吗”,有92%的被调查者选择基本不了解。而“你知道哪些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有7%的被调查者写出了答案,答案基本是曲阳石雕、易水砚、槐茂酱菜。其他均为空白。

(4)关于“对保定市的文化设施、文化景观的满意度”维度,7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保定市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不满意。市民能够想到的市区内的文化景观不外乎直隶总督署、京畿之门、军校广场等。

首先,由以上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保定市民对保定市的几所高校了解度不够。大学是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方。大学文化本可以影响到整座城市,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一所好的大学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对城市形象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保定市对大学及大学文化的利用不足,没有起到树立城市形象的作用。

其次,保定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发展也比较成熟。近来保定对旅游县市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如涞源、易县等,这些已经成为旅游的热门县市。但是保定市旅游线路的开发不够深入。比如红色旅游资源像狼牙山、冉庄地道、白洋淀等,可以单独成为一条旅游线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借助众所周知的影视资源《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小兵张嘎》等进行宣传,从而进一步树立保定旅游文化城市的形象。

再次,保定因其悠久的历史而保留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从调查可见,无论年龄老少,保定市民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甚少。虽然近年来,保定参加并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但是参与者仅限于寥寥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其他市民却对此一无所知。这不但没有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保定市文化城市的形象,反而会面临其无人继承甚至失传的局面。

最后,关于保定市区的文化景观,市民能够想起的代表性建筑和景观极为有限,古城历史性建筑和景观保护不到位,宣传不得力。新建标志性现代景观很少。

二、改进策略

1、充分利用大学资源

创建大学品牌,促进保定文化城市形象的传播。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大学尤其是知名大学对所在城市的发展与声望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及其家长很多时候选择学校是“慕名而来”。口碑好,声誉好的大学是人们的热门选择。保定应利用其大学资源优势,打造几所品牌高校,使优势高校成为城市名片。建立保定高教区或大学城,将保定高校资源合理有机结合。

城市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市民的行为准则及精神风貌、文化素质等。而大学可以通过培养高科技优秀人才,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高校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先进文化的市民,使其积极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参与者。

同时要促进大学与城市的全面合作。一方面保定市要充分利用几所大学的文化、科技、智力资源为保定文化城市形象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大学开放校园,扩展发展空间,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当然高校首先应做到“当地化”,积极主动地为城市形象的改善献计献策,并积极投入到城市形象建设的工程中去,为提升城市形象做出特殊的贡献。

2、充分发挥保定市的旅游资源优势

保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发展旅游产业,开发旅游文化。保定市应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保定有些县市对旅游产业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未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涞水、易县、涞源、安新等地旅游业起步早、基础扎实,整体发展不错,但与先进地区的旅游县市相比仍有差距。满城、阜平、唐县、白沟新城等重点县旅游资源丰富,但还没有将旅游资源优势完全发挥。这些地区应向其他县市学习经验发展本地的旅游业。同时,要加强旅游开放程度。保定作为京津冀旅游板块中的重要一员,与京津在旅游合作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保定与京津的旅游合作仍相对缓慢,没有实现突破性进展。鉴于此,保定应优先抓好旅游,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与京津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推广旅游市场。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和推广保定的旅游文化,塑造保定的旅游文化城市形象。

3、加强对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继承

保定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但是保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众参与度低,大众缺乏对其深入了解。为此,保定市应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促进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善和传承。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向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了解非遗的平台,激发其对保定文化的热爱,有效推进非遗的宣传开发。另外,推进保定非遗进校园,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政府还应该让文化下基层,多举办社区文化演出,将非遗结合到演出中。以便保定市民近距离接触保定非遗,了解非遗,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实现保定文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建设城市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

城市是历史延续的产物。保定因其悠久的历史而具备了众多的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体现了其历史的沧桑,彰显了它的个性与特征。保定应该加强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保护并修复古城建筑,以便为保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

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城市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的市民期待城市在保持原有历史文化的同时,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保定市也应在利用自身的地理和自然特点的基础上,建设新的特色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实现城市历史和现代文化的结合。

5、借助媒体力量,加强保定文化城市形象传播

传播在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保定几所院校中有传播专业。政府可以与相关院校合作,利用其专业优势来宣传保定文化和城市形象。而有效的宣传又提高了院校自身的知名度,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媒体应深入挖掘城市文化韵味,提炼城市形象的新亮点,从而有效地传播城市形象。除了在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开辟城市宣传专栏,介绍保定市的文化。公交站牌、公共宣传栏也可开设文化宣传内容。媒体编制高质量的详细的保定文化城市形象的宣传片,使市民更深入了解城市文化。因为网络媒体能够覆盖更多的受众人群,以网络推广的形式对保定文化城市形象进行宣传推广,能够带来新的传播效果。

同时,节事活动是最能集中展示和传播城市形象的手段之一,城市的各种文化庆典活动、历史纪念活动以及文艺展览活动等体现了城市文化经济的活力,也是城市招商引资、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保定市重要文化事件、重大文化活动进行策划报道,以多层次、多方位地传播保定文化城市形象,迅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李怀亮、任锦笃、刘志强: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

[2]王菁华: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推进作用[N].光明日报,2002-07-13.

[3]秦燕、陈美娜:大连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7,2.

[4]张德仓:从城市文化角度谈城市形象构建[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05).

[5]韩明鑫:城市文化软实力不容忽视[J].城乡建设,2007, (11).

(责任编辑:胡冬梅)

猜你喜欢

保定市城市形象文化遗产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游圆明园有感
Tough Nut to Crack
If I were a mayor
Advantages of reading